课程审议使课程更适宜

更新时间:2023-03-16 11:2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课程审议使课程更适宜

作者:刘黎莉 孟 瑾

来源:《幼儿教育·教师版》2008年第11期

我园课程主要以《生活化、游戏化的幼儿园课程》为蓝本,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并不是简单地照搬照抄,而是始终以课程审议为平台,从本园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反思,不断调整原有课程,逐渐形成了游戏化取向的以“综合、体验、自然、真实”为特点的课程。追求“课程的适宜境界”是我园开展课程审议的目标与方向,包括主题选择、资源利用、材料工具运用、教学策略等方面。本文主要结合案例介绍我园如何通过课程审议有效选择主题,调整主题内容,使课程更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生活经验、兴趣和发展需要。

通过课程审议这个平台,教师们的儿童观、教育观不断碰撞,在实践与反思中形成了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兴趣需要的共识。下面以三个主题的取舍、增减为例看我园如何通过课程审议确定适宜的主题。

1.主题活动“宝贝泥土”的取舍

在开展小班主题活动“宝贝泥土”前,教师们对这个主题活动的取舍进行了审议,产生了一些分歧。有的教师认为幼儿喜欢玩泥,这个主题活动非常有趣,很适合小班幼儿;有的教师则认为在我园附近没有适合幼儿玩的泥土,因为一般的泥土没有黏性,并且家长会反对幼儿玩泥;也有的教师认为玩泥必须在室外,教师难以管理,所以这一主题不适合在我园开展。年级组长也觉得不太合适,但是否删掉这个主题还心存犹豫,于是,去征求园长意见。园长在了解了教师们的想法后,并不急于下结论,而是和小班年级组教师一起对这个主题进行审议。教师们在园长的指导下再次分析了主题目标。园长还让教师回想自己的童年,引导教师站在儿童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使教师认识到玩泥是孩子的天性。为了让孩子亲近大自然,园长提供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即可以利用家长资源,请搞种植的家长提供杂质少、黏性强的黄泥。最后,教师们一致认为该主题活动贴近幼儿生活,完全可以在本园实施。

2.主题活动“中秋与重阳”的删减

《生活化、游戏化的幼儿园课程》将中秋与重阳这两个传统节日合并在大班主题活动“中秋与重阳”中进行,并建议活动时间为一周。在对这一主题进行课程审议时,有的教师提出原有课程安排的时间不够,因为中秋与重阳两个节日相隔三周半;有的教师提出如果将活动时间延长到三周,活动安排就会太松散。所以,很难把握最恰当的活动实施时间。于是,教师们再一次分析了大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和主题目标,多数教师认为虽然中秋与重阳有着特殊的文化意义和教育价值,但是不适宜以主题形式开展教育活动。就此,课程审议的重点落到了如何落实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73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