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帝陵石像生研究

更新时间:2023-05-02 14:55: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北宋帝陵石像生研究

孟 凡 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 100710)

目  次

一 北宋帝陵石像生组合承上启下

二 北宋帝陵的石雕概况

三 北宋帝陵石像生的艺术特色

四 北宋帝陵石像生形制的类型

五 北宋帝陵石像生分期及其意义

北宋帝陵神道石像生组合承上启下,影响深远,其雕镌技法高超,艺术形象精美,不仅在北宋石雕艺术中独占鳌头,在中国古代帝陵的石像生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北宋帝陵神道石像生是帝陵陵园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其形制演变序列是探讨研究北宋帝陵形制结构更深层次变化及其发展阶段的主要标尺之一。因此,对北宋帝陵神道石像生的组合、雕镌技法、主要纹饰题材,以及石像生的形制和分期进行探讨和研究,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

一 北宋帝陵石像生组合承上启下

(一)继承前代传统,以唐乾陵石像生组合模式为基础而变化

唐乾陵最南端置对峙的二鹊台,其北约2350米在对峙的乳峰上筑双阙,后来称为乳台。此后唐陵多置鹊台和乳台,基本成为定制。以鹊台作为进入封域的标志,乳台双阙为陵园之门阙,其内为柏城。乳台北至朱雀门长约650余米,称神道,两侧置石像生。上述规制的宏观框架和乳台三出阙的结构,均为宋陵所承袭。

所谓神道,即陵园宫城正南门之南的大道。神道的特点是置华表(石柱、望柱)和石像生。华表初为木制,功能以“表识衢路”为主,或作界标(还有其他说法)。战国时期燕昭王墓前已置华表,西汉亦有之,但此时并未形成神道。东汉时用石柱作华表,墓前置华表始流行,同时墓前设

3

2

3

石阙,置石兽,至此墓前形成神道,并以华表作为神道之标志〔1〕。在这之后经南北朝之延续和发展,到唐乾陵时华表(石柱)柱身八棱形,通体雕卷草纹饰,此后遂成为帝陵和少数太子、公主墓才能使用的神道标志〔2〕。北宋承袭唐制,称望柱,其形制在唐代基础上又有发展和变化。

帝陵石刻出现较晚,西汉帝陵无石刻,东汉只光武帝陵前有少量石刻。人臣墓葬,西汉时仅霍去病墓和张骞墓等出现石刻。东汉人臣墓葬有石刻者逐渐增多。石刻的种类有石柱、马、象、虎、羊、驼、狮、牛、天禄(鹿)、辟邪、麒麟、石人(有柱剑石人)、碑等〔3〕。魏晋南北朝陵和墓的石刻较少,晋和南朝梁时对人臣墓地石刻还有一定限制〔4〕,但帝陵仍有石刻,如北魏孝庄帝静陵有双手握剑石人,南朝陵前神道旁有麒麟或辟邪等〔5〕。总之,南北朝及其以前陵和墓的石刻数量少,无定制,帝王和人臣石刻种类无严格区分。

入唐以后,自乾陵起神道石刻基本形成定制。其神道石像生排列自南而北(乳峰双阙间起)为华表2、翼马2、鸵鸟2、石马10、牵马人10、柱剑石人20、无字碑1、述圣记碑1、王宾像(又称蕃酋像)61,共百余件〔6〕。中晚唐泰陵至靖陵不见石碑(仅乾陵、定陵有碑),蕃像数量减少,翼马等多左牡右牝,布局对称。桥陵以獬豸代替翼马,建陵及其以后复用翼马。从泰陵起柱剑石人分左文右武,文臣持笏,武臣柱剑〔7〕。乾陵以后诸陵神道石像生现存数量不一〔8〕。此外,人臣神道石像生与帝陵迥然不同,并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如皇族乾陵陪葬墓中懿德太子墓和永泰公主墓“号墓为陵”,石像生有石人2、石柱2(陵园门口有石狮2);不称陵的章怀太子墓只有羊2。陪葬昭陵的长乐公主墓有石柱2、石虎2、石羊2、石人2。三品以上官员墓石人2、石虎2、石羊2;五品以上官员墓石人2、石羊2件〔9〕。帝陵神道无石虎、石羊,人臣墓以石羊、石虎为主,多有石人。上述等级制度,为北宋所承袭和发展。

北宋帝陵神道石像生在乳台之后为望柱2、象2、驯象人2、瑞禽石屏2、角端2、马4、控马官8、虎4、羊4、客使6、武官4、文官4、武士2,共46件。唐乾陵石像生若不计碑和蕃酋(前已说明乾陵之后蕃酋和碑不是定制,其中蕃酋以后或有,但数量已大为减少),亦为46件。唐宋帝陵—423— 考古学报2010年第3期

〔1〕〔2〕〔3〕〔4〕〔5〕〔6〕〔7〕〔8〕〔9〕杨宽:《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陈安利:《唐十八陵》,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

李毓芳:《唐陵石刻简论》,《文博》1994年3期;杨宽:《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乾陵神道原有石像生数说法不一,若去掉石碑,应为107件。

杨宽:《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李毓芳:《唐陵石刻简论》,《文博》1994年3期。《宋书?礼志》记载:建安十年“魏武帝令禁立碑”,晋武帝咸宁四年诏禁立石兽、石表。《隋书?礼仪志》卷八记载,萧梁

时规定“凡墓不得造石人兽碑,唯听作石柱,记名位而已”。

杨宽:《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李毓芳:《唐陵石刻简论》,《文博》1994年3期。杨宽:《中国古代陵寝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太平御览》卷一百九十八“华表”条记载,“燕昭王墓前华表”。《汉书?游侠传?原涉传》记载,原涉扩大先人坟墓,“买

地开道,立表,署曰‘南阳阡’”。《汉书?淮南衡山济北王传》记载,淮南厉王墓上置华表。杨宽:《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

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引《后汉书?中山简王焉传》李贤注:“墓前于道建石柱以为标,谓之神道。”因此,

“石柱上往往题刻有‘某某官职某某的神道’字样”。又例举山东、汉琅邪刘君墓、北京石景山汉幽州书佐秦君墓石柱,指出柱顶方石上有“神道”刻文。

神道石像生之间主要差异在种类上。宋陵石像生比唐陵多象2、驯象人2、虎4、羊4、武士2,无

碑。汉、宋卤簿“以象居先”〔1〕,虎羊有驱除鬼怪的去邪作用〔2〕,武士守卫神道和宫城南

门〔3〕。以上诸种石刻东汉至唐代已经出现〔4〕,虎(唐献陵宫城门口置虎)羊唐代人臣墓用多之。其次,宋陵石像生以瑞禽石屏代鸵鸟,角端代翼马并与唐代桥陵代替翼马的獬豸相近,以客使代蕃酋,上述替代与被替代者意义大体相同〔5〕。此外,北宋帝陵马减为4,控马官减为8人(一马二控马官),文武大臣(乾陵时为柱剑石人)减为4。从石像生排列上看,唐代帝陵华表之后分两组,即翼马、鸵鸟神兽瑞禽为前组,石马即仗马之后为仪仗行列的文武大臣(或柱剑石人)。北宋帝陵望柱后分为三组,一以卤簿居先的象与驯象人为首,后置瑞禽神兽性质的石屏和角端(如唐之翼马、鸵鸟,但位置已互换);二以仗马或仪马为首,后置有去邪作用的虎和羊(唐无);三为传统仪仗行列的客使、文武官和武士。据上所述,拟指出五点。第一,帝陵神道石像生的组合与序列,至唐陵才形成较完整的体系。但此时诸陵石像生并未统一和规范化,各陵石像生的种类和数量也有一定差异。第二,北宋帝陵石像生在总数上大体同唐乾陵,在种类上较唐陵有增,有置换,在同类同种石像生的数量上较唐陵减少。总体而言,宋陵石像生与唐陵基本仍属同一范畴。第三,北宋帝陵石像生的种类范畴,在宋代以前均已出现。就此而言,北宋帝陵石像生与秦汉以来是一脉相承的。第四,北宋帝陵神道较唐陵大为缩短,石像生的间距也变小。第五,宋陵以唐代神道石像生为基础,使其神道石像生在内涵上更加完整,组合更加丰富而明确,对称布局更加规整,排列更加有序和紧凑。综上所述,可以说宋陵神道石像生既是唐代模式的承袭和发展,也是自汉代以来石像生演变过程的总结和完善化,故其在中国帝陵神道石像生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北宋帝陵石像生组合对明清帝陵的影响

宋以后的元代帝陵尚未发现。明陵石像生与北宋帝陵有直接承袭和演变关系(只计种类,不计数量和排列形式)。

11明皇陵石像生 明皇陵神道在砖城和皇城之间,两侧置石像生,态势同北宋帝陵。明皇—523—孟凡人:北宋帝陵石像生研究 

〔1〕〔2〕〔3〕〔4〕〔5〕《封氏闻见记》卷六?羊虎条:“后汉太尉杨震葬日,有大鸟之祥,因立石鸟像于墓。”唐代国外多贡鸵鸟,陵前置鸵鸟,

其意义或与之相同。宋瑞禽石屏,鸟的形象仍似寓“嘉瑞”之义的瑞禽,意义相同。东汉官僚墓葬前发现有头上独角,肩有翼、头有鬈毛、项下有须的神兽。南朝皇帝陵前有肩附翼的神兽(见杨宽:《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唐桥陵代替翼马的獬豸(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有翼的麒麟)和宋陵之角端均头有角、肩有翼,形象与前述相类。此类石雕名称,历来说法不一,但其为神兽之属,则是共识。唐乾陵等陵前置众多蕃酋像,是唐代远拓西域和频繁的中外交流的反映。宋代将其简化为客使,实为国宾。这是北宋国力衰微,仅与周边诸国通使的反映。

杨宽:《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杨宽:《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文中说,东汉乐安太守墓前有两个石人,双手持立剑,胸

前分刻“汉故乐安太守 君亭长”,一刻“府门之卒”,负警卫之责。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宋皇陵》

(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称武士,与前述亭长之类对照,此说或可成立。

《封氏闻见记》卷六引《风俗通》说:“魍象好食亡者肝脑,……而魍象畏虎与柏,故墓前立虎与柏。”杨宽:《中国古代陵

寝制度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87页注②有关于神羊“能别曲直”,能用角触杀有罪之人的论述。

《宋史?仪卫志六》“卤簿仪服”条:“自汉卤簿,象在最前”,“宋卤簿,以象居先”。

陵石像生组合中有望柱、石马和控马官、虎、羊、文臣(文官)、武臣(武官,为宋陵武士形象)同宋陵。以獬豸置换宋陵角端,同时将宋陵上宫南神门外石狮、门内宫人改置于神道。减去宋陵石像生中的象和驯象人、瑞禽、客使和武士。上述情况表明,明皇陵石像生组合即脱胎于宋陵。

21明孝陵石像生及明十三陵和清陵石像生 明孝陵石像生组合在明皇陵的基础上又有较大变化。明孝陵仍有明皇陵石像生组合中的望柱、象、马、文臣、武臣和狮,凡此同北宋帝陵。省略唐代人臣墓所用的虎、羊(宋陵、明皇陵有虎、羊),省略明皇陵的控马官和宫人(宋陵有),省略宋陵石像生中的驯象人、瑞禽、客使和武士,增加了东汉时已出现的麒麟、骆驼。此后,明十三陵石像生组合同孝陵,只增加了勋臣,将明皇陵和孝陵望柱从中间移至石像生序列之首,恢复唐宋帝陵望柱配列位置。清陵石像生组合除少勋臣外,余同明十三陵。

综上所述,可以清楚地看到,明皇陵及其以后诸陵石像生组合,均以宋陵石像生组合为基础而增减变化。因此,宋陵石像生组合在中国古代帝陵石像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承上启下的地位和作用。

二 北宋帝陵的石雕概况

(一)种类与数量

北宋帝陵是宋代石刻的宝库,数量巨大。但是,北宋灭亡后,北宋帝陵屡遭劫难,石刻被破坏和流失者较多,已难精确统计宋陵石刻数量。此处所言石刻,以石像生为主,还包括上马石、柱础等各种有纹饰的雕刻构件。《北宋皇陵》一书,在实地调查基础上,最新的统计为帝陵现存石像生395件,另有上马石12件,其中残缺不全者33件;后陵现存石像生336件,其中残缺不全者51件。陪葬墓尚存石像生69件,其中残缺不全者19件。此外,书中还收集帝陵碑刻少许,统计的墓志75方,墓记碑41通(少数已散失)〔1〕,仅上所述总数已近千件(928件)。

北宋帝陵的石刻,数量、组合和规制较明确者,只有帝后陵的石像生及相关的上马石等。帝陵上宫石雕永昭陵之前(永安陵除外)完整者均为60件〔2〕,其中神道石像生46件,从南向北依次为望柱2、象2、驯象人2〔3〕、瑞禽石屏2〔4〕、角端2〔5〕、马4、控马官8、虎4、羊4、客使—623— 考古学报2010年第3期

〔1〕〔2〕〔3〕〔4〕〔5〕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宋皇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角端”条:“今学者多引《宋书?符瑞志》:‘角端者,日

行万八千里,又晓四夷之语,明君圣主在位,明达方外幽远之事,则奉书而至’,将其称为角端。”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宋皇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瑞禽石屏”条说:“宋皇陵的禽鸟石屏仿之唐代,但其

形象变化较大”,“在排列位置上,它居象之后而在角端之前,也应寓有‘嘉瑞’之意,因此我们仍称之为瑞禽。由于瑞禽不宜刻制圆雕,而是浮雕于石屏上,将其称为瑞禽石屏似更贴切些”。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宋皇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象与驯象人”条引《宋史?仪卫志》:“每象,南越军一

人跨其上,四人引。”“象旁所立者,应是随从驯象来宋的‘南越军人’,我们称之为‘驯象人’。”

《宋朝事实》卷十三,“英宗葬永厚陵”条中记:“石人物六十事。”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宋皇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

6〔1〕、武官4、文官4、武士2件(图版壹)〔2〕。若加上南神门外上马石2,则为48件。此外,南神门内和陵台前各有两身宫人,宫城四神门外各置一对石狮,加在一起共60件。帝陵下宫南神门外置一对石狮,与前述相加为62件〔3〕。自仁宗永昭陵以下,又在下宫南神门外加置一对上马石〔4〕,这样帝陵石雕总数又达64件。后陵石雕总数为30件,尺寸也较帝陵变小〔5〕。

帝后陵石像生的结构,可分为像体、连座、底座和土衬四大部分。其中望柱两层石座,上马石为单层石座,余者均三层石座。上层石座与像体连为一体,故暂称连座。中间和下层石座可称底座和土衬。像体与连座中部往往有方形卯榫,使两者稳固结合。连座和底座表面磨光。土衬石当时埋入地下,其四侧面保留粗加工时的凿痕。石像生所用石材,均取自今偃师市大口镇白 村“栗子岭”采石场。

(二)雕镌技法〔6〕

《营造法式?石作制度》规定,对石料有六道加工工序。即“一曰打剥——用錾揭剥高处”,用錾子凿去石面上的突起部分;“二曰粗搏——稀布錾凿,令深浅齐均”,用錾凿粗凿石面,去掉凹凸不平之处;“三曰细漉——密布錾凿,渐令就平”,进一步细加工,使石面平整;“四曰褊棱——用褊錾镌棱角,令四边周正”;“五曰斫作——用斧刀斫作,令面平正”,“如素平及减地平三遍,然后磨砻,压地隐起两遍,剔地起突一遍”;“六曰磨砻——用沙石水磨,去其斫文”,

使

—723—孟凡人:北宋帝陵石像生研究 

〔1〕〔2〕〔3〕〔4〕〔5〕〔6〕张广立:《宋陵石雕纹饰与〈营造法式〉的“石作制度”》,《中国考古学研究》二,科学出版社,1986年。

《宋会要辑稿》礼三二之四、五记载了安葬章献明肃刘皇后时后陵的石像生数量及尺寸,文中说:明道二年四月“十日,

太常礼院言:准诏同司天监祥定山陵制度。……宫人二,高八尺,阔二尺五寸,厚二尺;土衬二,长四尺,阔三尺五寸,厚六寸;座二,长三尺五寸,阔三尺,厚八寸。文武官四,身高九尺五寸,阔二尺五寸,厚二尺;土衬四,各长四尺,阔三尺,厚六寸;座四,长三尺五寸,阔二尺五寸,厚八寸。羊四,高六尺五寸,阔六尺,厚二尺五寸;土衬四,长七尺,阔三尺五寸,厚六寸;座四,长六尺五寸,阔二尺五寸,厚八寸。虎四,高六尺五寸,阔五尺,厚三尺;土衬四,长六尺五寸,阔二尺五寸,厚六寸;座四,长六尺,阔三尺五寸,厚八寸。马二,长一丈,头高六尺,厚三尺五寸;土衬四(二),长七尺五寸,阔四尺五寸,厚八寸;座二,长七尺,阔四尺,厚八寸。把马官四,高八尺五寸,阔二尺五寸,厚二尺;土衬四,长五尺五寸,阔三尺,厚六寸;座四,丈(长)五尺,阔二尺五寸,厚八寸。望柱二,长一丈四尺,径二尺五寸;土衬二,方四尺五寸,厚六寸;座二,方三尺。狮子八,高六尺五寸,阔五尺,厚三尺;土衬八,长六尺五寸,阔五尺,厚六寸;座八,长六尺,阔四尺,厚八寸”。《宋会要辑稿》礼三三之二五、二六记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安葬钦圣宪肃向皇后时的石像生尺寸较章献明肃刘皇后陵石像生尺寸略小,即“一宫人二个,各身高八尺,背阔二尺三寸。一狮子八个,各高六尺一寸已上至六尺六寸以下,胸开(阔)二尺七寸。一文武官四个,各身高九尺以上,九尺三寸以下,背阔二尺七寸。一羊四个,坐高六尺一寸,胸阔二尺三寸。一虎四个,坐高五尺六寸,胸阔二尺二寸。一马二匹,各高五尺三寸,头尾长九尺,鞍辔事件全。把马官四个,各身高八尺,背阔二尺二寸。一望柱二条,各高一丈三尺二寸,径围七尺八寸”。上述两后陵神道石像生数目相同,尺度也相差无几。

郭湖生、戚德耀、李容淦:《河南巩县宋陵调查》(《考古》1964年11期)说:“永裕陵乳台旁有上马石一,镌云龙纹。”此为

孤例。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宋皇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引《永定陵奉采石记》碑文有“侍从人物象马之状六十

二”,认为永定陵上、下宫乃同时修建,故六十二之数似应包括上宫、下宫的石雕像数目。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宋皇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武士”条说:“有学者称之为禁卫军士,或镇陵将军”,

“但史料中尚无镇陵将军之名”。依据其形象和雕像的守门性质,“我们称之为武士”。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宋皇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客使”条引有关文献后说:宋人对外国使者,一般称

作客使或蕃客。

石面平整光滑,至此雕刻前的成型加工告成。然后,《营造法式》又说“并随所用描华文”,“磨砻毕,先用墨蜡,后描华文 造”。从“栗子岭”采石场发现的情况判断,其上述六道工序当在采石场完成,“描华文 造”的半成品亦主要在采石场完成〔1〕,运到陵区后才正式雕刻细部,完成作品。在永定陵下宫出土两件柱础,形制大小相近,一件雕刻精细完整,另一件则粗糙尚未最后完工〔2〕,即是上述情况的反映。

关于雕镌技法,宋陵主要石雕的形体为圆雕,其细部雕镌《营造法式?雕镌制度》记载有四种。一是“剔地起突”,即雕刻部位或纹饰在石面上突起较高,雕刻的最高点参差错落,不在一个平面上。雕刻的各部位或突起,或重迭交错,或透雕,有空间感和立体感。这种方法现代称为高浮雕或半圆雕。北宋帝陵人物和动物的局部表现形式,望柱柱础和柱顶的宝装莲花,仰覆莲、联珠纹、摩尼珠纹;雕龙的上马石,石像生的带形边饰等均采用此种雕镌手法。瑞禽石屏则是“剔地起突”技法的代表作。二是“压地隐起”,此法相当于现代的浅浮雕。雕刻纹饰突起较低,各部位最高点不超过边框的高度或与装饰面轮廓线大体平齐。北宋帝陵石像生局部构件的纹饰和边饰,常用这种方法雕刻出各种深浅相差少许,互相重迭穿插,有一定深度感,隐起圆润的立体花纹。如永熙、永厚陵象背鞯褥上的怪兽纹和小熊纹(图一,1),两陵武士绣抱肚(捍腰)上的卷云狮兽纹和云鹤纹等(图一,2)〔3〕。三是“减地平 ”,相当于现代的平雕或平浮雕。其特点是凹、凸的雕刻面都是平的,且两个雕刻面各自处在两个不同高度的平面上。此法可派生出丰富的变体,如将“地”斫砟成小麻点或带状纹,有的在凸起面的纹饰上加刻阴线纹,有的将装饰面各部位的纹饰外轮廓线均刻成如剪影般的楞角,突出立体感,故又称“剪影式”凸雕。如北宋帝陵望柱柱身和底座的纹饰,多采用以刀笔在纹饰上加刻阴线的“剪影式”凸雕方法。形成阴影整齐而有规律,明暗效果显著而又简练的特殊风格。又如永熙、永昭、永厚、永裕、永泰陵等石像生的纹饰,均以近似线雕的方法雕成,即在由地纹衬托出的主纹的外轮廓线周围,向主纹所在方向以斜坡状刀法, 去地子,以清晰突出主纹。这种雕法似有若无,粗看像线刻图,

细看才知是减地平 的一种。四是“素平”,相当于现代的线雕。其特点为饰物表面平滑,无大的起伏,上面雕有粗细相等、深浅一致的,或粗细不等、深浅不一的阴纹。阴纹线条类似绘画中的铁线描,纹饰即由这些线刻组成,是一种介于绘画与雕刻之间的雕刻形式。其效果类似绘画中的白描,素—823— 考古学报2010年第3期

〔1〕〔2〕〔3〕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宋皇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

傅永魁、刘洪淼:《河南巩县宋永昭陵区的考察》,《考古学集刊》八,科学出版社,1994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

宋皇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故城考古队、偃师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河南巩县宋陵采石场调查记》,《考古》

1984年11期。文中说:“溪边有弃置柱础石二,皆为半成品,由踬、础两部分构成,踬作方形,础似圆柱。一柱础踬部埋于土中,础外露,直径约75厘米;另一柱础置乱石间,踬每边长75、础直径约65、通高约60厘米。”又“有一长方形石料的一端,錾刻出眼鼻的轮廓线,似欲作虎一类石兽;另一大型长方形石料,长、宽分别在二米和四米以上,其表面正处于修整中,大约有一半已经剥去表层,形成平整的石面。”

图一 北宋帝陵石雕纹饰图案

11永熙陵象鞯褥上的怪兽纹 21永昭陵镇陵将军后右倾云鹤纹 31永熙陵望

柱基部团龙纹 41永熙陵望柱基部团凤纹

 

雅恬淡。如永熙陵上马石东、西侧的缠枝牡丹和翼马〔1〕,望柱基部的团龙、团凤(图一,3、4)〔2〕,明德李后陵石香炉外壁的忍冬纹边饰及宝相莲瓣等〔3〕。

总之,北宋帝陵的石像生,人物和动物的体部以圆雕为主,各局部纹样则根据部位和需要以上述之一种方法为主,或二种或多种方法相互配合雕刻而成,其雕刻技法已相当纯熟。

(三)主要纹饰题材

宋陵石雕的纹饰题材,大体而言,主纹有龙、凤、珍禽、瑞兽、怪兽、人物,以及各种宝相花和各种牡丹花等。地纹有水浪、宝山、花卉和各种云纹等。角饰有宝相花、折枝牡丹、小云纹等。边饰有忍冬、蕙草、缠枝牡丹、宝相花、宝山、云纹和条带纹等。宋陵石雕纹饰凡主纹简素者,边饰多华丽;反之主纹华丽者,边饰则多简单。《营造法式?石作制度》规定:“其所造华文制度有十一品:一曰海石榴华,二曰宝相华,三曰牡丹华,四曰蕙草,五曰云纹,六曰水浪,八曰宝阶(原注

曰:‘以上并通用’),九曰铺地莲华,十一曰宝装莲华(原注曰‘以上并施之于柱础’

)。或于华文—923—孟凡人:北宋帝陵石像生研究 

〔1〕〔2〕〔3〕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宋皇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

张广立:《宋陵石雕纹饰与〈营造法式〉的“石作制度”》,《中国考古学研究》二,科学出版社,1986年。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宋皇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

图二 北宋帝陵石雕纹饰图案

11永昌陵望柱云龙纹 21永厚陵望柱的两个云龙纹 31永昭陵柱础的龙水纹 41永裕陵望柱的缠枝宝相

牡丹攀龙纹

 

之内,间以龙、凤、狮、兽及化生之类者,随其所宜,分布用之。”上述题材在宋陵石刻纹饰中均多有反映,看来宋陵石刻纹饰与《营造法式》的华文制度规定是有密切关系的。宋陵石雕纹饰主要表现在望柱、象、上马石及一些石像生的连座和底座上,现将其主要纹饰题材简述如下。

11龙纹 北宋帝陵石雕纹饰以龙纹为主要题材,集中表现在各陵的望柱上。如永昌陵望

柱,八个棱面花纹皆平浮雕(“减地平 ”),各面纹饰题材分三组。第一组四个棱面雕刻云龙纹,

其中两面为一构图单元。每单元有两条龙,龙三爪、双角、鳞身、长尾,下面为一条向上的攀龙,上面一龙回首观望(图二,1)〔1〕。永熙陵望柱八个棱面,每一棱面为一构图单元,皆以缠枝海石榴花作地纹,每隔一个棱面雕刻两条攀龙。龙三爪,长唇直角,鳞身蛇尾。望柱基部刻团龙纹,龙齐唇卷角〔2〕。永昭陵望柱八个棱面为一完整构图单元,以卷云纹为地,主纹为张口、长唇、舌在獠牙间上扬,三爪的飞龙。保存较好的三个棱面上刻三身完整的龙纹,下面的两龙身向下,—033— 考古学报2010年第3期

〔1〕〔2〕张广立:《宋陵石雕纹饰与〈营造法式〉的“石作制度”》,《中国考古学研究》二,科学出版社,1986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宋皇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张广立:《宋陵石雕纹饰与〈营造法式〉的“石作制

度”》,《中国考古学研究》二,科学出版社,1986年。

图三 北宋帝陵石雕纹饰图案11永昌陵望柱的云凤纹 21仁宗曹后陵望柱的缠枝宝相花 龙尾向上,龙首昂起,长鬣在双角之后飘动;上

面一龙头上尾下;柱基壶门内刻折枝牡丹或折

枝菊花。永厚陵望柱八个棱为一完整构图单元,

现在保存的三个棱面于卷云地纹上刻三身完整

的龙,龙首分别向上或向下,有三爪五爪之别,

非常生动(图二,2)〔1〕。永裕陵望柱每面为一构

图单元,地纹为繁缛硕大的宝相缠枝牡丹花,主

纹为三身头上尾下的攀龙(上面二龙一足四爪,

一足三爪)(图二,4)。除望柱外,永熙、永裕、永

泰陵上马石也雕龙纹。永昭陵柱础上雕龙水纹,

侧面雕宝山纹和海涛纹(图二,3)〔2〕。

21凤纹 凤纹少于龙纹,亦主要雕于望柱

上,造型较优美。如永昌陵望柱的云凤纹(图三,

1),永熙陵望柱八个棱面间隔雕双攀龙纹和双

翔凤纹,望柱基部亦间隔雕团凤纹。永定陵与永

熙陵大同小异,其区别一是永定陵望柱基部雕

单凤,下面加一条横忍冬纹带,永熙陵则为双凤

纹无忍冬纹带;其二永熙陵望柱棱面上雕攀龙

纹,基部雕团凤纹,若棱面雕翔凤纹,基部则雕

团龙纹。永定陵望柱棱面雕翔凤纹,基部雕团龙

纹;棱面雕攀龙纹,基部雕团凤纹。此外,永熙陵

葬的两李后陵亦雕凤纹(尾呈梭状树

形)〔3〕。

31珍禽瑞兽纹 珍禽瑞兽纹,以各帝陵的瑞禽石屏雕刻的最精彩。其他如永熙陵上马石一侧雕翼马、象背鞯褥上雕怪兽、武士抱肚上雕狮兽纹、元德李后陵望柱基部雕奔鹿。永定陵象底座正面缠枝牡丹花中雕一对瑞兽(身似鹿,头顶肉芝)(图四,1)〔4〕,永厚陵象背鞯褥上雕小—133—孟凡人:北宋帝陵石像生研究 

〔1〕〔2〕〔3〕〔4〕张广立:《宋陵石雕纹饰与〈营造法式〉的“石作制度”》,《中国考古学研究》二,科学出版社,1986年。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宋皇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张广立:《宋陵石雕纹饰与〈营造法式〉的“石作制

度”》,《中国考古学研究》二,科学出版社,1986年。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宋皇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张广立:《宋陵石雕纹饰与〈营造法式〉的“石作制

度”》,《中国考古学研究》二,科学出版社,1986年。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宋皇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张广立:《宋陵石雕纹饰与〈营造法式〉的“石作制度”》

(《中国考古学研究》二,科学出版社,1986年)文中说:“按现存可见的每两棱面有三条龙来推算,这一整柱上当有十二条龙纹。”

图四 北宋帝陵石雕纹饰图案

11永定陵象底座正面缠枝牡丹瑞兽纹 21宋故杨国公主墓志铭盖 31永厚陵望柱基部的宝相菊花 41永裕

陵上马石的折枝牡丹角纹 51永昭陵柱础的宝相花角纹 61仁宗曹后陵望柱基部的宝相菊花 

熊等。此外,永熙陵武士后背革带的带 上雕形态各异的人物形像〔1〕。

41牡丹纹 宋人喜爱牡丹,故宋陵中牡丹花纹较多。可分缠枝牡丹、折枝牡丹、宝相牡丹等数种,其构图均较灵活。如永熙上马石东西两侧面雕缠枝牡丹,永熙陵象底座四面雕缠枝牡丹,永定陵东列石象座正面雕缠枝牡丹〔2〕。缠枝牡丹有的是一条缠枝,一缠到底。如永泰陵的—233— 考古学报2010年第3期

〔1〕〔2〕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宋皇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张广立:《宋陵石雕纹饰与〈营造法式〉的“石作制

度”》,《中国考古学研究》二,科学出版社,1986年。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宋皇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

宋故杨国公主墓志铭盖的边饰,左下方生出一枝,依次向上,向左、向下、向右蔓延,直至首尾相接(图四,2)。有的是两条、三条或四条分别缠绕。如永定陵象底座上的牡丹左右各生出两枝,以基本对称的图形,分别向中间缠绕。折枝牡丹,如永裕陵望柱基部壶门内雕有折枝牡丹,永裕陵上马石四角以压地隐起法雕四朵折枝牡丹(图四,4)〔1〕。

51各色宝相花 宝相花的特点是将某些自然形态的花朵,进行综合性艺术处理,使之更加丰满壮实,璀灿繁丽,是我国较普遍使用的一种传统纹样。宝相花的种类较多,在宋陵中有数种。其一,宝相海石榴花,如永昌陵望柱基部雕宝相海石榴花,永定陵望柱上则以缠枝海石榴花作地纹。其二,宝相花,如永昌陵望柱基部宝相花,永昭陵下宫出土柱础四角雕四朵不同的宝相花(图四,5),曹后陵望柱上雕有缠枝宝相花(图三,2)。其三,宝相牡丹花,如永昭陵望柱基部雕有宝相牡丹,永厚陵附葬的高后陵望柱上雕宝相牡丹,永裕、永泰陵望柱上雕有宝相缠枝牡丹花等。其四,宝相莲花,如永昌陵望柱基部宝相莲花〔2〕。其五,宝相菊花,如永昭陵望柱基部的宝相菊花〔3〕;永厚陵望柱基部宝相菊花(图四,3),昭陵 葬曹后陵望柱基部宝相菊花(图四,6)等〔4〕。

61莲花、云纹及其他纹饰 各陵望柱基座刻宝装莲花,望柱柱头多雕仰覆莲花纹。此外,还有铺地莲花。云纹较多,另外还有蕙草纹、水波纹和宝山纹等(图二,3)〔5〕。除上所述,个别石人像还见有着色痕迹〔6〕。

三 北宋帝陵石像生的艺术特色

(一)帝陵石像生是从属于陵寝规制的独立石雕艺术体系

帝陵石像生雕镌及其艺术是帝陵的主要构成要素之一,自其产生之日起,就是与帝陵共生、共存、共荣的一种特殊的石雕艺术。因此,其艺术表现形式和特点受帝陵性质强力制约。首先,帝陵石像生必须绝对服从帝王的灵魂观念,丧葬礼仪和宗法秩序。所以帝陵石像生强调造—333—孟凡人:北宋帝陵石像生研究 

〔1〕〔2〕〔3〕〔4〕〔5〕〔6〕郭湖生、戚德耀、李容淦:《河南巩县宋陵调查》(《考古》1964年11期)说:“在永厚陵石人像上残留有朱红及石绿等色

彩,可能石人物原皆曾着色。”

张广立:《宋陵石雕纹饰与〈营造法式〉的“石作制度”》,《中国考古学研究》二,科学出版社,1986年。

张广立:《宋陵石雕纹饰与〈营造法式〉的“石作制度”》,《中国考古学研究》二,科学出版社,1986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

究所:《北宋皇陵》

(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称永厚陵望柱基部花卉为折枝菊花或折枝牡丹,曹后陵望柱基部花卉称缠枝牡丹或缠枝菊花。

张广立:《宋陵石雕纹饰与〈营造法式〉的“石作制度”》,《中国考古学研究》二,科学出版社,1986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

究所:《北宋皇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137页称“折枝菊花”。

张广立:《宋陵石雕纹饰与〈营造法式〉的“石作制度”》,《中国考古学研究》二,科学出版社,1986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

究所:《北宋皇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只提到望柱柱础“刻宝相牡丹和海石榴花纹图案”。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宋皇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张广立:《宋陵石雕纹饰与〈营造法式〉的“石作制

度”》,《中国考古学研究》二,科学出版社,1986年。

型庄重、内涵准确,要求石像生的造型、装饰和表现手法体现的理念必须完全符合帝陵这个主题,必须与帝陵的庄严、肃穆、沉郁和神秘的氛围协调一致,并重在烘托此种氛围。故帝陵石像生不仅要形似,更要神似之中的深厚底蕴。其次,帝陵石像生必须服从帝陵陵园整体布局和规制的需要。因此,帝陵石像生则须按照要求逐步规范化,其题材、造型、规格、姿态、数目、配列有定,使之完全被控制在程序化、模式化的框架之内。此外,帝陵石像生均置于神道空旷的原野上,属于大地艺术范畴。这种特定的场所就要求帝陵石像生必须达到远视效果与近前仰视效果,以及石像生群与周围景观、所在部位和场景的协调统一。因此,帝陵石像生必须突出组合阵容的宏大,突出配置的对称和错落有致的序列,突出石像生个体的体量,突出石像生轮廓的准确、简洁和概括,突出雕刻线条的表现力,突出石像生不同部位不同题材的特点。这样就要求雕刻家和雕刻工匠在特定的框架和限定的时间内,运用各种雕刻技法和表现手法,在整体和细部上作相应的艺术处理,从而又为帝陵石像生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创作空间。上述情况,是帝陵石像生艺术与宫苑和一般世俗石雕艺术的相异之处。由此而形成的帝陵石像生艺术的独特理念、表现手法、审美取向和艺术标准,使帝陵石像生发展成为独立的石雕艺术体系。北宋帝陵石像生雕镌艺术,正是沿着上述规则和轨迹发展到空前的高度。

(二)北宋帝陵石像生的艺术特色

帝陵石像生在唐陵已初步形成较完整的序列和体系,北宋帝陵石像生在此基础上,又有新的重要发展。唐陵石像生浑厚、雄壮、豪迈,注意大的形体关系,不拘于局部细微变化,讲求结构、线条,注重体量,追求阳刚之美,用总体的动态设计表现出宏大的气魄和健美的神韵。就此而言,北宋帝陵石像生远逊于唐陵石像生。但是,北宋帝陵石像生根据需要既继承了唐陵石像生的某些优良传统,又勇于开拓创新,形成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新的艺术风格,将中国帝陵石像生艺术推向更高的发展阶段。北宋帝陵石像生的艺术特色,概言之,大致有以下诸点。

第一,北宋帝陵石像生已经序列化,形成完整的体系。特别是神道两侧石像生雕刻,较好地体现出群体和整体美,突出了秩序、韵律与和谐美的艺术效果。第二,把握石像生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较到位,重视局部艺术处理与整体艺术效果相辅相成的关系。第三,石像生构图造型较准确,较注意不同题材不同部位石雕间的尺度和比例关系。第四,石像生镌刻技法较纯熟,刀法洗练,线条准确流畅,表现手法多样、细腻。以不同的视角不同的透视方法,表现不同题材不同部位的石雕,形成较好的视觉效果。第五,石像生的装饰纹样题材丰富,并与相关的石雕题材融为一体,构图严谨生动,表现力强。第六,石像生突出了写实风格,各种人物雕像和虎羊等,犹如真实人物和动物的写生;神化的动物也可看到某些动物原型的影子;大量的花卉、纹饰和图案,亦撷取于现实生活中的形像加以变化。第七,石像生寓动于静,其形像的情和势,神韵和内在气质相融相通,形神兼备,一些精品翊翊如生。第八,合理运用艺术夸张手法。比如人物加大头部的比例。横立的动物加大身长或身高的比例。以人物而论,若人物头部按人体正常的7∶1制作,那么参拜者在狭长的神道中近前仰视,须用很大的视角才能将全像包括进去,由于视点距头较—433— 考古学报2010年第3期

远,头显得很小。为改变这种强烈的透视视差,当时的雕刻家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应用了透视规律,利用视觉的错觉,将头的比例夸大(北宋帝陵石人像身高与头的比例一般在412-418∶1;永熙陵最大,为317-411∶1;永裕陵最小,为5-6192∶1)。这样在狭长神道中看到的人物就显得比例匀称,视觉舒适,效果和谐。这是北宋帝陵石像生雕镌艺术的重要成就之一。

在前述八点之外,还应指出北宋帝陵为“七月葬期”所限,时间紧迫,加之雕刻工匠众多,技术水平差距很大,所以北宋帝陵石像生优劣不同,既使同一陵内的石像生水平也参差不齐。总体而言,北宋帝陵石像生在造型浑厚、力感强烈、气势雄伟上,与唐陵石像生还有较大的差距。这是北宋帝陵石像生艺术的美中不足和主要的缺撼。

除上所述,北宋七帝八陵的石像生又各有特点。

11永安陵建于全国尚未统一的宋初,石像生无定制。从永安陵和 葬的后陵残存的石像生来看,石像生瘦小、质朴、不注重细部刻划。残存的马、虎、狮等雕像腹部不透雕,石座不磨光。总的来看,有晚唐五代石像生艺术遗风。

21开宝八年(975年)宋灭南唐,次年太祖崩。太祖永昌陵石像生奠定了北宋帝陵石像生的规范、序列和体系,宋代石像生艺术特色已露端倪。永昌陵石像生形体大于永安陵,但在七陵中仍属最瘦小者。在雕刻技法上,永昌陵石像生刀法简练,纹饰疏朗,开写实和注意细部雕刻之先河,石像生连座和底座开始磨光。石像生有凝重感,但缺乏生气,神韵不足,较呆板(图版贰)。

31永熙陵石像生体量加大(在七陵中占第二位),较粗壮浑实。人物雕像头大身粗,服饰质感较强,面部丰腴,突出表情刻划,在静穆肃立之中透出威严和哀戚之情。宫人眉清目秀,表现出女性之美。动物体量较大,轮廓简洁清晰,面部刻划有神有情,富于活力,有动感。石雕刀法细腻,线条流畅,既着力把握整体,又注意精雕细刻;纹饰题材较多(出现动物纹),富于变化,写实性增强,注意突出神韵。该陵石像生在七陵中雕工最精,石望柱、石羊、武士等均为上乘之作(图版叁)。

41永定陵石像生是永熙陵石像生的延续和发展,体量小于永熙陵,人物的身材和脸型较永熙陵瘦,表情于呆板中露出哀戚之情。石像生风格与永熙陵相近,但刀法简洁,线条疏朗(图版肆)。

51永昭陵石像生在七陵中体量最大,人物雕像高大,有的略显臃肿,脸型较长,表情呆板,衣纹表现力强,可显示出体态的变化。动物雕像体较长,雕像石座均不刻花纹。总的来看,石像生缺乏力度,雕工较糙(图版伍,3、4)。

61永厚陵石像生体量小于永昭陵,石像生形态较永昭陵发生变化。人物雕像体态修长,面容清瘦,表情含蓄而呆板。动物雕像身长体瘦,有动感(如角端),较注意细部刻划,象和角端可分出雌雄,动物纹饰生动。总的来看,永厚陵石像生在风格上仍有永昭陵遗风(图版伍,1、2)。

71永裕和永泰陵石像生特点很接近,永裕陵石像生体量大于永厚陵,永泰陵石像生体量小于永厚陵,在七陵中仅略大于永昌陵。二陵石像生在七陵中最为精细,雕刻技法娴熟,形神兼

—533—孟凡人:北宋帝陵石像生研究 

备。动物雕像造型、姿态、细部刻划、神韵和动感的表达俱佳。人物像体态修长、苗条,面相俊秀,五官刻划准确,衣纹与体形相结合;表情各异,着重刻划各种不同人物的精神状态和风度,生动传神。除瑞禽神兽外,余者突出写实、逼真。永泰陵在细部刻划、写实和表现动感方面更胜永裕陵。二陵石像生与永熙陵石像生相比,缺乏力度、壮健和豪迈气魄。但是,从雕刻技法和表现手法上看,二陵石像生则为宋陵石像生艺术的精彩总结(图版陆)。

综上所述,可指出以下六点。(1)七帝八陵石像生各有特色,各有时代特点。(2)永熙陵石像生是北宋早期三陵(安、昌、熙)的代表作,也是北宋七帝八陵石像生中的精品。(3)永定陵石像生是上承永熙、下启永昭的过渡类型。(4)永昭陵石像生在七帝陵中体量最大,雕工糙,缺乏力度,石像生水平远逊于永熙陵,也不如永定陵。(5)永厚与永昭陵埋葬时间仅差4年,永厚陵石像生也有永昭陵遗风,但从石像生体量、人物和动物形态上看,已较永昭陵发生明显变化,其

体量和动物形态(如石屏、角端)有向永裕陵过渡之势。(6)永裕、永泰陵石像生风格和特点极为

接近。在七帝八陵中,二陵的石像生是仅次于永熙陵的精品。

四 北宋帝陵石像生形制的类型

北宋帝陵神道石像生保存较好,现以各帝陵线图较全的望柱、象、驯象人、瑞禽石屏、角端、马、文武官、武士为例,略分型式,以分别考察各陵石像生形制的类型特点和时代特征。

(一)望柱

除永安陵外,余七座帝陵均有望柱,下面依其柱顶、柱头的变化分为三型。

A 型:A 型望柱见于永昌、

永熙、永昭、永厚陵,柱顶雕仰覆莲,中间束腰,柱头覆钵塔式。依柱顶、柱头的变化和柱身、柱基、底座图案的差异,分为四式。

式:永昌陵望柱(图五,1)。通高540厘米。八个棱面,棱面宽27-32厘米。柱头覆钵塔式,雕折枝莲花和折枝牡丹,一鸟栖于花丛中,塔尖较高呈弧形。柱顶与柱头相接的束腰处刻纹饰,上下雕仰覆宝装莲瓣。柱身向上略收杀,八个棱面纹饰分三组。第一组四个棱面雕云龙纹,其中两个棱面为一构图单元,每面雕二龙,下为攀龙,上面一龙回首观望。第二组两个棱面雕云凤纹,一面为一构图单元,各雕二凤,与龙体相对。第三组两个棱面,一面为一构图单元,各雕缠枝牡丹。柱基雕宝相牡丹和海石榴花等图案,底座雕宝装莲花。

式:永熙陵望柱(图五,2)。望柱高588厘米。八个棱面,棱面宽32-37厘米。柱头覆钵塔式,较 式加宽增大,塔尖较 式宽,呈锐角。柱顶与柱头相接处束腰,上下雕双层仰覆莲瓣。柱身向上略收杀,八个棱面每面为一构图单元,分雕三条攀龙或三只飞凤。柱基雕团龙、团凤纹,其配置与柱身龙凤纹相错,底座雕缠枝牡丹。

式:永昭陵望柱(图五,3)。通高602厘米。八个棱面,每面宽32-36厘米。柱头覆钵塔式,较 式高,覆钵壁较直,塔顶部略斜平。柱顶与柱头相接处束腰较 、 式窄,上下雕仰覆莲—633— 考古学报2010年第3期

图五 北宋帝陵望柱

11A 型 式(永昌陵东列) 21A 型 式(永熙陵东列) 31A 型 式(永昭陵东列) 41A

型 式(永厚陵西列) 51B 型(永定陵西列) 61C 型(永裕陵西列)

 

瓣。柱身向上收杀较明显,八个棱面形成一个完整的构图单元。在保存较好的三个棱面雕三条龙。柱基雕折枝牡丹或折枝菊花,底座雕宝装莲瓣。

式:永厚陵望柱(图五,4)。通高580厘米。八个棱面,每面宽28-32厘米。柱头覆钵塔式,覆钵略呈球形,塔顶高、窄、尖。柱顶与柱头相接束腰较宽,雕纹饰,上下雕仰覆莲瓣(以上略同 式)。柱身较前述望柱变细,向上略收杀。八个棱面为一个构图单元(同 式),柱面严重风化。在西列望柱南、西和西南三面上雕三条龙,有的龙出现五爪(一般为三爪)。柱基雕折枝菊花或折枝牡丹,底座雕宝装莲瓣(同 式)。

B 型:永定陵望柱(图五,5)。

通高558厘米。八个棱面,每面宽32-36厘米(同永昭陵望柱面宽)。柱头桃形,柱顶与柱头相接处束腰较宽,上下无仰覆莲瓣。柱身向上略收杀,八个棱面每面为一构图单元(同A 型 式),八个棱面相间雕双攀龙和双飞凤。柱基分雕团龙和团凤纹,其配置与柱身龙、凤分别对应。底座雕宝装莲花。

C 型:永裕、

永泰陵望柱(图五,6)。永裕陵望柱通高528厘米。八个棱面,每面宽28-33厘米。柱顶迭涩状,柱头八棱宝瓶式。柱身变矮、细,向上略收杀。柱身一个棱面一个构图单元(同B 型),雕三条头上尾下的攀龙。基部雕折枝牡丹或宝相花,底座雕宝装莲瓣。永泰陵望柱通高524厘米。八个棱面,每面宽28-30厘米,其形制与永裕陵望柱基本相同,而略有差异。如永泰陵望柱柱顶三层迭涩较永裕陵高,且每层迭涩肩部略呈弧状。永泰陵宝瓶最大腹径在中部

—733—孟凡人:北宋帝陵石像生研究 

图六 北宋帝陵石象

11A 型(永昌陵东列) 21B 型 式(永熙陵东列) 

(永裕陵宝瓶最大腹径在肩下)。

永泰陵宝瓶颈较永裕陵宝瓶颈

粗,宝瓶盖纽较永裕陵宝瓶盖纽

大且粗。每个棱面为一构图单元,

亦雕三条头上尾下的攀龙。柱基

雕折枝宝相牡丹,底座雕宝装莲

瓣。

以上七座帝陵望柱,通高排

序(从高到低)为永昭、永熙、永

厚、永定、永昌、永裕、永泰陵。八

个棱面每面宽的排序(从宽到窄)

是永熙、永定和永昭、永裕、永厚、

永昌、永泰陵。

(二)象和驯象人

11象 根据体态和装具形

制变化可分四型。

A 型:见于永昌陵(图六,1)。永昌陵东列象身长299、高234

厘米,身长是身高的1127倍,体型短粗。鼻直垂,悬于底座之上,鼻端略内卷。象牙细小,内斜相对,小耳下垂。腿较细,裆窄小。细尾较短,直垂。象身上部最高点在背中部,项略低于背,溜臀。工字形络头雕长方形饰,无垂缨。鞅系缨铃。背部置高装莲座,座下有云形装饰,下垂短系带。鞯褥双层,上窄下宽,下端呈弧形。小莲花尾套,两侧各有二系带与相连。

B 型:见于永熙、

永定陵。体形较大,鼻较粗,直垂触连座,鼻端内卷弧度较大。象牙粗大,左右弯于鼻前,大耳略后摆。腿短粗,裆低平,粗尾下垂。络头有缨饰,背置大朵莲花,鞯褥多层,长方形,宽大。莲花尾套较大,连座和底座雕纹饰。依象的形态、装具和纹饰差异分二式。

式:永熙陵东列石象(图六,2),身长363、高266厘米;西列象身长360、高282厘米。身长分别是身高的1136倍和1127倍。象牙于鼻前相接,长粗尾直垂。象身背部较平,背中部置大朵宝装莲花座,座下有双云纹。双层鞯褥直角长方形,两侧各雕一对小兽。大莲花尾套,系带较多。络头上梁满雕缨饰、竖中梁和下梁雕花饰,鞅缨铃较密。连座、底座四面均线雕缠枝牡丹。

式:永定陵西列象(图七,1),身长350、身高258厘米,身长是身高的1135倍。象牙于鼻前相对,鼻下端略前伸,鼻端内卷-甜瓜(?)。腿短于 式,裆较 式低平。尾较 式细小,略曲,—833— 考古学报2010年第3期

图七 北宋帝陵石象

11B型 式(永定陵西列) 21C型 式(永昭陵东列)

 

侧摆。象背最低点在中部,头微抬,臀略溜。背置大朵铺地莲花座,中间有孔,莲座下垂短系带。鞯褥三层,素面。络头上梁雕缨,中间雕花饰。似无鞅

,缨铃少于 式,尾套小于 式且系带少。东列石象连座正面雕缠枝牡丹,花丛中有一对奔兽,其余三面仅雕缠枝花卉。

C型:见于永昭、永厚陵。体型较B型瘦长,长鼻较细,中部内曲,鼻端触连座微内卷。象牙细,残。耳小于B型,下垂。腿较B型细高,裆较B型高宽。尾细小,侧摆(似分别向左右侧摆)。象体上部最高点在背中部,最低点在项部,臀部弧状斜溜。络头缨少无纹饰,鞅绕颈项,系铃

,

两侧各雕缨三朵,无尾套。鞯褥双层,长方形,较B型窄、短,鞯褥上垂莲花蹬。依象的形态、装具和纹饰差异分二式。

式:永昭陵东列象(图七,2),身长381、高244厘米,身长是身高的1156倍。头略前伸,络头中梁与上下梁相接处垂缨。背无莲花,鞯褥无纹饰,鞯褥下垂长系带莲花蹬。

式:永厚陵东列石象(图八,1),身长324、高225厘米,身长是身高的1144倍。体型小于 式,头略内倾,络头无中梁,上下梁中部垂缨,残象牙置于鼻前。腿较 式细高,裆大于 式;尾向左侧摆。背雕铺地莲花,中间有小孔(直径20、深9厘米)。鞯褥双层之间雕缠枝忍冬纹,背垂短系带莲花蹬,蹬下雕一行走状小熊。

D型:见于永裕、永泰陵。体型小于C型和B型,略大于A型。长鼻中部和下部曲,鼻端触

9

3

3

孟凡人:北宋帝陵石像生研究 

图八 北宋帝陵石象

11C型 式(永厚陵东列) 21D型 式(永裕陵西列)

 

莲座微内卷。耳略大于C型,下垂。象牙较C型略粗,残。腿较高,裆略窄于C型。细尾,曲而侧摆。象身上部略呈坡形,最高点在头顶部,背部次之,项部略凹,臀斜溜。络头密雕花饰,鞅系缨铃。背部雕大朵铺地莲花,鞯褥长方形,其上垂宽系带大莲花蹬,系带雕花饰。系缨铃,大莲花尾套。依体态、装具和纹饰差异分二式。

式:永裕陵西列石象(图八,2),身长315、高226厘米,身长是身高的1139倍。尾似较短(图上无明确显示),背雕铺地莲花,中间有圆孔;鞯褥两侧雕饰花边(图上无显示),络头下梁中间垂饰,鞅缨铃较密。尾套莲花单层,有外缘,系带较多。

式:永泰陵东列石象(图九),身长318、高254厘米,身长是身高的1125倍。鼻端弯曲小于 式,鼻端似内卷甜瓜(?)。尾长于 式,曲摆至右腿侧。背雕双层铺地莲花,鞯褥双层,窄于 式。蹬大于 式,蹬之系带上端与背部莲花间有大朵花饰。鞅缨铃较 式稀,尾套莲花双层,无外缘,系带少于 式。

21驯象人 根据身材、体态、服饰、装束差异分四型。

A型:见于永昌、永熙陵。卷发束巾,脸型较圆,目,衣圆领,腰束带,足穿圆头履,手曲于—

4

3

 考古学报2010年第3期

图九 D 型 式石象(永泰陵东列)

 

胸腹间持物,依体态、发式、饰物、持物和身材之别分三式。

式:永昌陵西列驯象人(图一○,1),身高222、宽72厘米,身高是身宽的3倍。驯象人卷发齐项,束巾头后打结,深目圆睁。着圆领齐膝短袍,腰束带(绳状),带端结于腹前飘垂,

足穿高靴。右臂曲于胸前,握拳,左手腹前执杖。

式:永熙陵西列驯象人(图一○,2),身高256、宽84厘米,身高是身宽的3倍,身材较1式高大。卷发齐项,束巾头后打结,巾端分向两侧下垂。面部颐颏较大,大眼目,耳饰环。似上衣下裳,上衣圆领半臂,下裳垂足,露圆头覆。有捍腰,腰束带,腹前打结后带端长垂,有腕饰,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在胸腹前合持长柄镐,镐头在左肩处,残。

式:永熙陵东列驯象人(图一○,3),身高280、宽95厘米,身高是身宽的2194倍。身材较 式、 式高、宽。卷发披肩,束巾头后打大花结。脸圆丰腴,

目圆睁,大耳饰环,项圈垂饰。着圆领半臂过膝袍服,腰束带,袍服前襟提挽于腰间。似穿裤,下露圆头履。右手在上,左手在下,于胸腹间斜持长柄镐,镐头在右肩处。

B 型:永定陵东列驯象人(图一○,4),身高262、

宽72厘米,身高是身宽的3163倍;西列驯象人身高264、宽76厘米,身高是身宽的3147倍,身材较瘦。驯象人卷发披肩,包巾额前饰花,头后巾带打结下垂。脸较长,颧骨略高,眼睑下垂作静穆状。大耳饰环,颈戴联珠项圈。上身裸,斜披络腋,臂饰钏(西列,东列无)。小臂曲于腰际,手于胸腹间半握(东列右手在上,左手在下;西列左手略在上,右手略在下),持物缺,有腕饰。下身穿过膝短裙,有捍腰。西列驯象人腰束带,腹前结大花,带端下垂(东列不清楚)。裙下赤腿,有腕饰,跣足。背后自披肩发际下垂长帛,项下和臀部结大花,长帛下垂近足跟处。东、西列驯象人略有区别。

C 型:见于永昭陵〔1〕

。驯象人身材高大,短卷发,无发饰。脸型长圆,下颏较宽,双目作静穆—143—孟凡人:北宋帝陵石像生研究 

〔1〕永厚陵缺西列驯象人,东列驯象人仅残存上半身,略。

图一○ 北宋帝陵驯象人石像

11A 型 式(永昌陵西列) 21A 型 式(永熙陵西列) 31A 型 式(永熙陵东列) 41B 型(永定陵东列) 

状。大耳,无项圈。着圆领紧袖及地长袍,下露圆头履。腰束革带,有带饰,腰下袍服衣纹呈长弧形。双手置于胸腹间,持物。依头部形态、身材、持物的差异分二式。

式:东列驯象人(图一一,1),身高290、宽102厘米,身高是身长的2184倍。身材高大魁梧。短卷发,头后发在项上,颐颏较大,耳无饰。袍服宽肥,双手相迭于胸腹间合持长柄镐。

式:西列驯象人(图一一,2)〔1〕,身高292、宽94厘米,身高是身宽的311倍。身材较 式略高而瘦。短卷发,头后束成数绺,脸型小于 式,有络腮胡须,耳饰环。袍服较 式瘦,双手于胸前合托荷叶盘,盘内盛犀角,作供奉状。

D 型:见于永裕、

永泰陵。身材较瘦小,卷发披肩,束巾。脸型较长,颏较C 型窄,耳穿环。圆—243— 考古学报2010年第3期

〔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宋皇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文中说:西列驯象人“手捧犀角作贡奉状,与列于石羊

之后的客使完全相同,由于是近年从它处移来重立,我们颇怀疑该雕像属于永厚陵,属于永厚陵缺佚的西列南数第一号客使”。

图一一 北宋帝陵驯象人石像

11C 型 式(永昭陵东列) 21C 型 式(永昭陵西列) 31D 型 式(永裕陵东列) 41D 型 式(永泰陵东列) 

领紧袖及地长袍,下露圆头履。腰束带,有带饰,衣纹略呈弧状。双手合持镐。依发式、装束和持物分二式。

式:永裕陵东列驯象人(图一一,3),身高210、宽72厘米,身高是身宽的219倍。驯象人脸左半部毁,卷发披肩,掩耳,束巾。腰束饰带,双手合持长柄镐,镐头残缺。

式:永泰陵东列驯象人(图一一,4),身高226、宽84厘米,身高是身宽的2169倍,身材较 式略胖。卷发束巾,头后打结,巾带下垂,耳饰环。有捍腰,后面以云头连接。腰饰带下垂蹀躞带,双手合持短柄镐,镐头在右手斜上方。

(三)瑞禽石屏

瑞禽石屏整体呈长方形屏状,地纹雕宝山,主纹雕瑞禽并辅雕小兽。瑞禽马首,龙身(身雕

—343—孟凡人:北宋帝陵石像生研究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ps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