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委婉语的对比与翻译

更新时间:2024-05-02 17:1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英汉委婉语的对比与翻译

一、引言

Euphemism一词源自希腊语,eu-是前缀,意思是“good”,词干-phemism的意思是“saying ; speech”,合起来就是“good speech”(好听的话)。Neaman把euphemism定义为“substituting an inoffensive or pleasant term for a more explicit, offensive one, thereby veneering the truth by using kind words.”(用不冒犯人或令人愉快的词语去代替直率的、触怒人的词语,用好听的词语去掩饰事实).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对euphemism的定义是:“use of pleasant, mild or indirect words or phrases in place of more accurate or direct ones” (用愉快、温和、间接的词或词组替代直露、直接的词).汉语中有与euphemism相对应的修辞格,一叫婉转或委婉语,即‘在说话时遇有伤感惹厌的地方,就不直说,只用委曲含蓄的话来烘托暗示’;二叫避讳格,即‘说话时遇有犯忌触讳的事物,便不直说该事物,却用旁及的话来回避掩盖或装饰美化。’在实际使用中,无论是euphemism,还是婉曲、避讳都与各民族的民族心理、礼教规范、价值取向以及传统文化等因素密切相连。了解委婉语产生的原因及其反映的不同文化,有利于加深我们对英汉语言与文化的认识,益于我们跨文化的顺利进行。

二、委婉语概述

委婉语实际上是一种替代,即人们用比较婉转、文雅的话语来表达所忌讳的、不便直说的、粗俗的事物.英语和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委婉语.通过对比分析这两种语言中有关年老、死亡、贫穷、职业等不同领域的委婉语可以看出,虽然委婉语是各种语言的普遍现象,但由于中西方的社会习俗、历史发展、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等诸多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反映到委婉语的使用及文化内涵

1

也不尽相同,委婉语忠实地反映民族的文化特征.

(一)委婉语的界定

委婉语是指语言使用者考虑到社会变化、社会心理等冈素,为了避免对听者或读者造成伤害,避免听者或读者感到难听、可怕、痛苦、不吉利或失礼,而在言语行为中使用的一些温和的、令人感到愉快的、吉利的间接语言形式,以替代直接的、普通的甚至可能是粗俗的说法。

语言是社会交往的一个重要载体,其功能随着社会的而得到丰富,人们对语言灵力的敬畏产生了委婉语,又由于对这种灵力的充分利用而极大地丰富了委婉语,让这朵语言的奇葩展现了无穷的魅力。

(二)委婉语的重要性

委婉语是人们在社会交际过程中,为了实现预期的交际效果而创造出的一种有效的言语表达方式。委婉语的使用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它广泛应用于社会各阶层以及各个领域,它不仅是人们在社交的需要,更是言语交际中协调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它具有的社交功能使人们更能自如地表达思想,使交流轻松愉快的进行。

(三)委婉语的语义特点

委婉语通常采用比喻、拓宽、迂回、模糊、借词、缩写等形式表达人们在交际中不宜直言的人或事物,不直陈某人、某事或某物,但却达到较好的语言交际效果,即“用一种不明说的,能使人感到愉快的或含糊的说法,代替具有令人不悦的含义或不够尊敬的表达方法”。

(四)委婉语的语法特点

总的来讲,英汉语言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共同的禁忌,如死亡、生理行为、

生理缺陷、职业、疾病、外交辞令等,但由于文化传统的差异,相同的领域可能又存在着不同的表达或程度的深浅。有些英汉对应词的含义不尽相同,所以表达同一事物的词语可能在一种语言中含有贬义,需要委婉语,而在另一种语言中却不含贬义,不需要委婉。而且中西方在文化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就导致了委婉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有所不同。

2

三、英汉委婉语的一般表现方法

委婉语作为一种辞格,既是一种“手段”,也是一种目的。大量的英汉委婉语运用了各种各样的表现手段来达到“委婉”这个目的。

(一)借助隐喻法

英文中人们常借助生动而又通俗的隐喻来婉转地幽默地表达自己的说话艺术。如After three days in Japan, the spinal column becomes extraordinarily flexible. 作者把日本人习惯于鞠躬说成 “the spinal column becomes extraordinarily flexible”, 十分幽默有趣。“死亡”也许是人们最惧怕、最忌讳、最不愿谈论的话题,因此英汉语言中有着大量有关“死”的委婉语。英语有:be at rest , be asleep in the Arms of God, answer the final call, depart to God, be out of pain, breathe one’s last, pay one’s last debt, settle one’s account, be no more, throw up the cards, etc。汉语中有“老了,没了,逝世,病故,作古,辞世,去世,不在了,与世长辞,上西天,升天,驾返瑶池,心脏停止跳动,去见马克思”等。虽然英汉语都有很多表示“死亡”的委婉语,但是它们的表达形式和所蕴涵的文化内涵却有很大的差别。主要表现在:

1、从表达形式看,汉语中“死亡”的委婉语有不同的说法

《礼记 . 曲礼》说:“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庶人曰死。”皇帝“死”的委婉语还有“驾崩、山陵崩、弃群臣、宫车晏驾、千秋万岁后”等。皇太后、皇后死也称“晏驾”。对美女的死称为“香消玉殒、玉碎珠沉” ,妻子死为“断弦,失俪” 。战死为“牺牲、捐躯、阵亡”等;名人死为“逝世、谢世” ;一般亲友为“安息、离世” ;一般人死为“完了、断气了、翘辫子了、上八宝山了”等;坏人的死为“见阎王、完蛋了、玩完了、蹬腿 了、呜呼哀哉”等。但英语“死”的委婉语却没有这么繁多。

2、由不同的宗教文化带来的表达差异

英语中“死“的很多委婉语来自《圣经》或基督教,如be safe in the arms of Jesus, be asleep in the valley3,be in Abraham’s bosom, be promoted to glory(“荣升天国”,这是基督教救世军常用的委婉语),be taken to paradise, cross the River Styx4, go to meet one’s maker, etc。汉语中则主要是来自与道教和佛教有关的用语,如道

3

教有关“死“的委婉语有:羽化,仙逝,仙游,登仙,成仙,归西,归天,驾鹤西去,驾返瑶池等;佛教的有:坐化,入寂,圆寂,物化,升天,灭安,涅磐,转世,归真,迁化,归寂等。

3、汉语存在着特有的“语音禁忌

我国民间迷信的人认为,73和84是两个“槛” ,民间流传着“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所以许多老人都不愿意说上述年龄,常多说或少说一岁。这些被视为与死相关的数字要回避。许多与“死”谐音的字也属禁忌之列。有很多地方送礼物不送钟,因为“送钟”与“送终”谐音。胶东渔民吃鱼不能说“翻”,只能说“调个头” ,“翻”即“翻船” ,意味着死亡,所以要避讳。这充分反映了汉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在这一点上,中国人的禁忌比起西方人简直是“大巫见小巫”,这与中国人的“说凶即凶,说祸即祸”的畏惧心理有着直接的联系。

此外,汉语中还有一种特殊的与死有关的现象——对处死犯人刑具的称呼。比如,在宋朝时,著名清官包拯用三种铁铡处死罪犯:龙头铡是处死犯法的皇亲国戚用的;虎头铡则是处死贪赃枉法的官员们用的;狗头铡则是专门为犯事的平民百姓准备的。人有贵贱之分,竟然连处死人的刑具也竟然划分得如此分明!由此可见,在封建王朝的中国,身份和地位有着何等重要的作用。

总之,汉语中“死亡”的不同说法,尤其是古代诸多“死”的说法以及与“死”有关的现象都鲜明地表明了中国文化本身就是一种身份文化、地位文化。究其深层原因,我们便可发现,中国历史上一直很重视人们的社会等级身份和人格身份。等级身份是指人在阶级社会中的地位身份;人格身份是指人的品格和职业身份,如把人分为圣人、伟人、贱人、罪人等。不同等级身份的人,有不同的价值和利益,他们的社会地位不同,权利和享受、资源和资产的占有与分配等均有差异。因此,人们十分重视身份的价值观念;此外,中国传统社会一直在推行等级森严的身份制度,这也使中国人形成了重身份的价值观。因此,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古代关于“死”的委婉语有那么多种表达形式的原因。而英语在这方面却远远不及汉语。在汉语中,“墓地”被比作“人生后花园”。除了把“死亡”比作长眠安息外,汉语中还把“死”比作像神仙一样“仙逝”、“仙游”;或用“星

4

陨”、“花落”来比喻伟大人物或杰出人物的逝世,以表达人们的无限惋惜和崇敬之情。

(二)迂回陈述法

对于有伤大雅、令人不快的话,人们常借用迂回陈述法来拐弯抹角地表达自己的意图,旨在大方文雅,如:表示“上厕所”,英语有:go to the public comfort station, see the stars, see one’s aunt, pass water, answer nature’s call, do one’s business, get some fresh air等等。汉语有“净手,更衣,蹲点,去一号,轻松一下”等。 英汉“上厕所”的委婉语存在很多差异,综合起来说有:(1)从表现形式看,英语“上厕所”的表现形式异常丰富,如to rear, go to the gents’, go to the Green man, go to men’s room是男子用语;powder her nose, fix one’s face, go to visit ladies’ room, go to no-man’s-land却纯属女性用语;go to W.C是大人们的话;go to the pot, make number one or number two, go to little boys’ or girls’ room则是典型的儿童用语。汉语中虽然也有“尿水水儿、拉臭臭”之类的儿童用语,但男女上厕所的委婉语的表达形式却没有英语丰富,差别也没那么明显。又例如:We have three main difficulties with regard to those terms. “three main difficulties”, 实际上是拐弯抹角地说我们“有三点反对意见”。汉语有时候为了增强语意、文饰辞面,或者为了达到讽刺戏谑的目的,人们运用兜圈子的方式来代替直截了当的表达方式。人们不直说某人“理论水平差”,而说“理论水平亟待进一步提高”;不直说“不赞成某个观点”,而说“有待商榷”。

(三)降格处理法

人们对于严重的事态,有时故意轻描淡写,降格处理,以达到委婉的效果。如:In private I should merely call him a liar. In the press you should use words: “Reckless disregard for truth”. And in Parliament----that you regard he “should have been so misinformed”.把一个liar(说谎者)说成是“Reckless disregard for truth”或“should have been so misinformed”,是一种典型的降格陈述处理法。汉语中也有着与其极其相似的委婉语表现手段,比如人们用“失足青少年”代替“青少年罪犯”,用“工读学校”指代“对有较轻违法犯罪行为的青少年进行改造挽救的学校”。出于礼貌和策略而使用的委婉语大部分都运用了方法。

四、英汉委婉语的对比分析

5

委婉语是英汉语言中共有的一种修辞现象,由于中西方文化、经济、政治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异同,使委婉语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表现出差异和交叉现象。下文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阐述了这种差异和交叉,并从文化背景方面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一)英汉委婉语的相同点

英汉委婉语存在共同的根源和共同使用的语域,其中有关于生老病死,排泄生理缺陷等的委婉语都存在于汉英两种语言文化中。

1、共同的根源

委婉是禁忌心理的产物,委婉语和禁忌语是相互关联的。从古至今人类就对某些神秘事物心存忌讳,遇到心里忌讳的事物时,通常以一种得体恰当优雅的词汇进行语言交际。社会交际常常需要把话说得委婉含蓄。一旦遇到敏感的话题就会巧妙地转移话题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够使交谈和谐顺利的进行。交际双方才更乐于接受。对犯禁忌的事物或避而讳之或委婉言之,于是委婉语的修辞手法应运而生。这就是英语委婉语和汉语委婉语产生的共同的根源。

2、共同使用的语域

英汉语言都有大量的委婉语,但是由于英汉两国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社会制度等因素,因此它们在语言禁忌方面有着各自的别国特色和民族形式。但是有些领域的禁忌是的两个社会中普遍存的。这些便是英汉委婉语共同使用的语域。其中有关于生老病死,排泄生理缺陷等的委婉语都存在于汉英两种语言文化中。

(1)关于年老的委婉语

英语有senior citizen(年长的公民) ,golden ager (黄金年代的人) ,seasoned

men (有经验的人),well-preserved men (保养得很好的人)的委婉语。妇女尤其不喜欢old一词,有的人甚至对middle-aged (中年的)也十分敏感。于是像of certain age (达到某一年龄)这样含糊其辞的说法就应运而生。汉语中通常用年长、高龄等闪烁其词的说法代替老。

(2)关于贫穷的委婉语

贫穷是人类社会共同的敌人,人人都想摆脱贫穷的困扰,但是贫穷却是产生

委婉语的一片沃土。英语里看不到穷国poor nations,有的只是backward nations

6

(滞后国家),underdeveloped nations(欠发达国家),developing nations(发展中国家)和emerging nations (新兴国家)。Badly off (境况不佳的),less well off (不太富有的),down on one’s luck (倒霉),hard up for money (手头紧)等来表示贫穷困难。在汉语中表示贫穷的有拮据,手头紧,揭不开锅,手头不方便等。

(3)关于失业的委婉语

失业是英汉委婉语的共同主题,英美国家属于私有社会,劳动力流动较大,失业与再就业都相对比较频繁,有关“失业”委婉语比较多,表达方式也是五花八门。如:between jobs ,between shows, to be developing a new project, to be self-employed ,失业者也成了“the claimants 或者“the less fortunate ”.

相对而言,汉语中关于“失业”的委婉语较少,这与我国的基本国情有一定的联系,如“待业”、“下岗职工”等这些委婉语来自官方的渠道,还有来自于各地方的方言,如:“卷铺盖走人”、“炒鱿鱼”等。

(4)关于死亡的委婉语

“死亡”也许是人们最惧怕、最忌讳、最不愿谈论的话题,因此英汉语言中有着大量有关“死”的委婉语。英语有:be at rest , be asleep in the Arms of God, answer the final call, depart to God, be out of pain, breathe one’s last, pay one’s last debt, settle one’s account, be no more, throw up the cards, etc。汉语中有“老了,没了,逝世,病故,作古,辞世,去世,不在了,与世长辞,上西天,升天,驾返瑶池,心脏停止跳动,去见马克思”等。虽然英汉语都有很多表示“死亡”的委婉语,但是它们的表达形式和所蕴涵的文化内涵却有很大的差别。

(二)英汉委婉语的不同点

英汉委婉语中存在很多不同点,下文分别从其构造手段,语义特点,文化意义上进行了阐述。

1 、英语委婉语构造手段的差异

(1)缩略法

如用WC代替Water Closet(厕所),用ladies 代替ladies’ room (女厕所),用out 代替out of work (失业);undertaker 代替funeral undertaker (葬礼承办者)。甚至有些原本就是委婉语的也一再省略,如bowel movement(肠道运动,指排便)

7

就被进一步省略。 B.O.代替body odor (狐臭), V.D. 代替venereal disease (性病),给人以“求援”的思想。

(2)字母拼写

由于英语是拼音文字,所以可以使用字母拼写来代替直白地将单词发出,以达到婉转地传达意思的目的,以下的对话便是一例: A: He’s not so smart, I think. (我觉得他不聪明。)

B:Well, S-T-U-P-I-D, actually. (实际上是S-T-U-P-I-D,愚蠢的。)

(3)借助时态

英语中常通过过去时态来表达委婉,这是因为人们把现在与表达现在的事物和思想等同起来,而使用过去时则模糊了时间,以此来表示婉转、客气。如果提个要求,一般不说 I want to(我想要), I wonder(我想知道),而I was wondering则可以使语气更委婉一些。

(4)借助情态动词

英语时常借助情态动词would, should等构成委婉语。如 “I would like to hear your views.” “There's something I would advise you to consider in the program.”

2、汉语委婉语独特的构成方式

(1)拆字法

如:张俊氏道:“胡子老官,这事你作法便了,做成了,少不得言身寸”。(“谢”拆开后即“言”、“身”、“寸”)。(《儒林外史》第32回)

(2)换字法

例如,北方话口语中常说“扯蛋”,书面语转写时,换成“扯淡”。

(3)反义法

所谓反义就是指与禁忌语的意义相反。例如中国的四川仪陇客家人因忌讳醋字, 于是把“ 醋” 说成“ 甜子”。再如广州人把“ 气死我”说成“ 激生我”; 把“ 笑死我” 说成“ 笑生我”。显然,生与死是反义词,这里用“生”避开了“ 死”。

(4)歇后语法

8

人们在做一些消极评论时,常会借助一些歇后语来缓冲过于直白的语气,以达到委婉的目的。例如,某新上任的领导能力比较差,职员对之不满,于是这样评价:“孙经理呀,也只不过是猪八戒的脊梁----无能之背(辈)”。

(5)符号替换法

例如:“X 你妈!你怎么不说话,哑巴吗?”

3、英汉委婉语的语义特点不同

委婉语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人们认可的行为准则、思维模式、审美情趣、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 委婉语虽然只是一种修辞,但是它重要的社会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种或一个社会的价值观和崇尚心理。

(1)褒义性特征

委婉语通常采用比喻、拓宽、迂回、模糊、借词、缩写等形式表达人们在交际中不宜直言的人或事物,不直陈某人、某事或某物,但却达到较好的语言交际效果,即“用一种不明说的,能使人感到愉快的或含糊的说法,代替具有令人不悦的含义或不够尊敬的表达方法”。因此, 委婉语具有褒义性特征。既然 委婉语要以褒义去遮掩贬义,因此言辞会尽量赏心悦目,避俗趋雅,利于引发美好、浪漫的联想。 委婉语的褒义性是 委婉语的首要特征,如人们讳言死亡,亲人的离去带给人们的是悲伤和哀痛。在 英语中,人们常常把death(死)比喻成going to a better world(到极乐世界去了),go to heaven(上天堂去了),表达了西方人一种良好的愿望,离开人间的死者去了天堂,去了极乐世界。这种美好的向往使活着的人摆脱了亲人死亡带来的痛苦,鼓舞人们生活下去的勇气。又如,我们对身体过于清瘦的妇女用slender、slim(苗条)代替a skinny woman(骨瘦如柴的女人),过于肥胖的用plump(丰满)代替fat(肥胖);说某人相貌较差用not pretty或plain(不太漂亮)而不用ugly(丑陋)。 委婉语在这里的使用巧妙地消除了人们由于身体容貌的缺陷而导致的自卑、怯懦等心理上的阴影,可以鼓舞人们充满自信地积极生活、工作。在教育界,对学生的评价也需要考虑措辞,要用“积极用语”来代替“消极用语”。谈到学习成绩差的学生below average student时可以说“:She/He is working at her level”(她/他在根据自己的水平学习)。更不能说学生stupid(笨)、slow(迟钝)或者lazy(懒),而要讲under-achiever(未能发挥潜力的学生),这样听起来不那么刺耳,不会伤害别人的自尊心。

(2)含蓄性特征

9

在任何一个社会中,说话技巧和良好人际关系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Www.aimeiwen.com于是,人们极力避免直截了当,而偏向于使用间接委婉的言辞。说话时迂回曲折,含蓄隐晦,明说暗指。因此, 委婉语的含蓄性是 委婉语的重要特征。如用 委婉语来表达人们讳言的生理行为是 英语中的一种十分普通的语言现象。人们避免直说厕所,在 英语中就有许多关于厕所的 委婉语。power room(化妆室)、toilet(盥洗室)、restroom(休息室)、convenience(方便去处)、men或men’s(男士或男士房间)、women/ladies或women’s/ladies’(女士或女士房间)。同时,人们去厕所大小便也要婉转表达。英美人常常会说to wash one’s hand(去洗手)、to power one’s nose(去向鼻子扑粉的地方,女士用语)、to go somewhere(到什么地方去一下)、to answer the call of nature(响应大自然的号召)等。在日常寒暄中,英美人说起话来力求其“雅”,避免直接提到被认为粗俗的事物以免显得“粗鲁”。如:在西方公共场所,我们不难发现诸如“Thank you for not smoking here.”(谢谢你未在此吸烟)之类的迂回告示,这较之于“严禁吸烟,违者罚款×元”之类的警告不能不说向人们慷慨地展示了尊重,这种充满了建设性宽容语气的解释和劝告使得人们心甘情愿遵守,愉快地接受此处不能吸烟的规定。

(3)时代性特征

委婉语自古就有, 英语中有文字记载的 委婉语始见于中古 英语

(1150B.C.1500B.C.)。其实,从人类文化进化史的角度看,各种语言,即使在文字出现前的口语阶段,就己有了 委婉语。所以,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宗教信仰、礼仪文化、封建特权、感情好恶、交际需要和避俗求雅等因素大大影响和不断改变着 英语 委婉语的内容。因此, 委婉语从一开始就具有鲜明的时性特征。有个美国幽默作家列举了一大串“怀孕”的 委婉语词,时代不同,说法也不一样,直至今天,人们才倾向于直截了当地说出了事。那一大串委婉说法是很有趣的,请看:1.“她取消了她所有的社会交际。”“她处在很有趣味的情况中。”“她处在很微妙的情况中。”“她正在编织小囡的袜子。”“她快要当家了。”“她快生孩子了。”“她怀孕了。”

(4)民族性特征

英国民俗学家马林说过“:语言深深根植于社会生活之中,不了解语言的社会文化背景就无法理解这种语言的确切含义。”世界上每一个民族在漫长的演变

10

过程中都形成了各自的生活习俗、思维模式、宗教信仰和民族心理,这些差异势必形成了语言的差异, 委婉语作为一种“文化限定词”,无不例外地打上了民族性特征的印记。因此,不同国家使用的 委婉语也不尽相同。当然,不同民族的人们在表达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时用的 委婉语也是不同的。妇女的“月经”,本来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既非“雅”,也非“不雅”,而且也应当不能引起任何联想。但是各个国家的人都很不喜欢直说。在解放了的中国,我们的妇女把这叫做“例假”这个新词倒记录了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因为解放后我们的工厂实行劳动保护,妇女工作人员遇到月经来潮时,如有需要,允许请几天假,工资照发,所以称为“例假”, “来例假”———例假怎能来呢?其实来的不是“假”而是月经。而英语中把“月经”期间叫做blue day, blue引申义是“忧郁”,也许是说妇女到了这几天会发生这么一种精神状态。据说别的民族还有其它的称呼法,总之是人们竭力避开直呼“月经”一词,宁愿叫出一个 委婉语词。

(5)欺骗性特征

委婉语的使用常常具有一定的欺骗性。它象一层美丽又诱人的外衣使人们不能一下子看清事物内在的本质。它使丑陋隐匿于美好中,掩盖了事实的真相。如 英语中用industrial action来表示strikes(罢工);用substandard housing(普通标准房屋)代替slum(贫民房)来保护居住者和政府的自尊心;明明是穷人(poor),不说poor,而说needy(拮据)、underprivileged(经济状况低下的)、disadvantaged(处于不利地位的),让人觉得这个国家富得连一个穷人也没有。2003年,美国人在对伊拉克的战争中,为了掩盖其暴行,把大规模的空中狂轰滥炸说成是“action of decapitation”(斩首行动)。把一次既没有合法性又不人道的侵略“occupation”堂而皇之地冠以“liberation”(解放),把自己打扮成为了维护伊拉克和平“(Iraqi Freedom”,是这次美英联军对伊行动的代号)而战斗的解放者。在战争中的伊拉克平民的伤亡“civilian casualties”被称为“collateral damage”(附带的损伤)。1983年,美国入侵格林纳达为“a rescue mission”( 援救任务),空袭利比亚为“surgical strikes”(外科手术式的打击),连鬼鬼祟祟的偷袭“surprise attack”也美其名曰为“先发制人的攻击”(pre-emptive strikes)。海湾战争时又出现了“air operation”(空中手术)和“ground operation”(地面手术)等表示空中轰炸和地面战争的代用语。这类拐弯抹角、歪曲事实真相的 委婉语的使用使战争的恐怖

11

和残酷性从字面上荡然无存。 委婉语有约定俗成、相对固定的表达方式,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 委婉语也不断发展。了解并掌握 委婉语的语义特征,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他人的意图,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更好地完成交际的目的。

4、英汉委婉语的文化意义不同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折射文化的一面镜子,研究语言与研究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英汉文化因其民族心理、价值观、社会习俗和传统文化的不同,而影响着委婉语的使用。

有些委婉语字面意义相同而文化内涵迥然。汉、英语言中存在一些字面意义相同而文化内涵不同的委婉语,这是我们在对外交往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的问题。例如,汉语中“归西”和英语中“go west”都是“死(die)”的委婉语,表面看来完全一样,但实际上完全不是一码事。汉语中“归西”的“西”指“西方极乐世界”,由佛教语而来;英语中的“go west”本意是“日落西沉”。汉语的“归西”实质上同英语国家基督教徒所说的“go to heaven”(上天堂)相近。

(三)英汉委婉语的功能对比

委婉语是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常常使用的一种修辞手段,同时也是现代社会的语言映射。委婉语的交际功能有三种:"避讳"功能、"礼貌"功能和"掩饰"功能。

1、避讳功能

委婉语的“避讳”功能能够引起恐惧的事物,在语言中不好提及时,便用委婉语来代替。这样,避讳禁忌、消除恐惧便成了委婉语的第一功能。例如“死”(death)这个话题是不能提及的。死亡是人生最大的不幸,提到死亡常会使人产生恐惧痛苦心理,所以古往今来世界各民族对此话题都特别禁忌。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情况对于不同的人的死亡,根据说话人的不同态度就有了许多不同的委婉说法。英语中“死”的委婉表达法有:to pass away, to go, to go home, to go west, to go to Heaven, to breathe one’s last, to be at rest, to depart, to be with God, to be in heaven, to join the majority, to join one’s ancestors, to fall asleep, to pay the debt of nature, to kick the bucket等。例如:(1)His father passed away when he was only书five.当他只有五岁时,他父亲就去世了。

12

2、掩饰功能

委婉语的“掩饰”功能委婉语的第三个交际功能是“掩饰”功能,因为委婉语具有模糊色彩,有相当大的欺骗性。因此在政治事务中,多借用委婉语来混淆视听,歪曲真相,掩盖某些事情的本质。例如把invasion ,raid(侵略)叫做incursion, involvement(进入)或military action(军事行动)。把战争中成千上万的人流离失所叫做transfer of population(人口转移)。美国人在越南战争中,为了掩盖其暴行,把空中的狂轰滥炸,说成是logistical strike(后勤行动)或close air support(近距空中支援)。海湾战争时出现的air operation(空中手术)和ground operation(地面手术)是空中轰炸和地面战争的代用语。把surprise attack(突然袭击)叫做preemptive strikes(先发制人的攻击)。这样一来,战争的恐怖和残酷性就从字面上荡然无存了。同时,英语里看不到穷国poor nations,有的只是backward nations (滞后国家),underdeveloped nations(欠发达国家),developing nations(发展中国家)和emerging nations (新兴国家)。在西方,工人罢工go on strike被说成industrial action(工业行动),没有了一点“罢工”的痕迹。总之,英语委婉语在实际交际中起的是一种润滑剂的作用。但是也不能用得过多过滥,若使用不当,反而会欲“礼”而不达。

3、礼貌功能

委婉语的“礼貌”功能委婉语的另一个功能是在交际中避免冒昧和非礼,当迫不得已要涉及令人不快的事情时,应选择委婉的表达法以避免伤害对方的感情,这就是它的“礼貌”功能。如“老”(old)这个话题。西方人讳言“老”,不愿自己被称作老了。因为人老了,也就表示对社会无用了。因此称呼老年人时,应避免old一词,现在常用senior citizens来称呼老年人。senior一词既有年长的意思,又有高级的意思。而退休的人retired people现常称作pensioners。一位老妇人则称为a maiden lady。再如人体缺陷,人们也常用委婉词语来谈论,以示礼貌。像肥胖的(fat)人,常用plump, stout, out size或over-weight来形容。对于一位身体清瘦的妇女称之为slender或slim。而一位相貌丑陋的(ugly)人则说成homely或plain。耳朵聋的(deaf)人说成hard of listening。盲人(the blind)叫做the visually challenged。残疾人(crippled man)称作special man或differently abled man。愚笨的人(foolish person )称作intellectually challenged person或un-wise person。某

13

些生理名词、生理现象等也不便直说、常用礼貌的含蓄说法。如大小便(shit urinate)、上厕所(go to the toilet)一般说成pass water, answer the nature’s call ,wash one’s hands, do one’s business ,go to bathroom/washroom/restroom/comfort room / powder room /men’s (ladies’)room, get some fresh air等。例如:(3)May I be excused?(4)May I go somewhere? 这两句话均相当于汉语的“我可以方便一下吗?”。美国妇女们常用powder room表示厕所,并风趣地说I’d like to powder my nose.(我想往鼻子上擦粉。)表示“我想上厕所”。再有妇女的“月经”则婉称为monthly, blue days, period friend。妇女“怀孕”(pregnancy)也有很多委婉的说法,如:in the family way, eating for two, in a delicate condition, another to-be等。另外,当人们谈到低层的服务性行业或职业时也往往采用委婉的说法。现在服务性行业常用industry来代替trade。如:the tourist industry旅游业、the hotel industry旅馆业、the clothing industry服装业、the garbage industry垃圾清运业、the woman’s beauty industry美容业、the motor vehicle industry摩托车行业等。从事这些职业的人常冠以engineer来代替worker,像pipe engineer实际上就是plumber管道工,sanitary engineer是garbage collector或dustman清洁工,packing engineer是porter搬运工,dwelling engineer是保姆,美容师则称为appearance engineer,等等。

五、英汉委婉语的翻译策略

委婉语具有文化性、民族性、地域性等特点。不同地方的历史文化不同,其风俗、禁忌也有所不同,因此在翻译中也要注意区分。一般分为直译法和套译法。

(一)直译法

虽然英汉委婉语存在一定差别,但在两种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相同或相近的委婉语表达,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尽可能采用直译的方法,力求保持原文的意思与风格。 例如:

(凤姐儿低了半日头,说道:“这个就没法了!你也该将一应的后事给他料理料理。冲一冲也好。”)尤氏道:“我也暗暗地叫人预备了。就是那件东西,不得好木头,且慢慢地办着罢。”(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一回)原文中用迂回陈述法将“棺材”婉转地说成“那件东西”,以达到委婉效果,因此译成英文时也可以直接用“that”来代替“coffin”.译文:“I’ve secretly sent people to

14

get things prepared. But they haven’t found good wood for that yet, so we have to wait.”

(二)套译法

英汉两种语言中虽然有些委婉语的表达方式有所不同,但却可能根据彼此不同的文化背景有其相对等的表达,此时就可以用套译的方法加以翻译。例如当某人的被子拉链忘记拉上,就可以提醒他说“you’ve lost your license”,翻译成中文,我们可以相应地套译为“你的前门忘记关啦”。 根据不同文化判断是否有委婉必要

比如: “You’re taking it too hard, there’s no disgrace in being a love child.” 在西方文化中,“love child ”是极具浪漫色彩的“爱情之子”,而在汉语言文化中对“私生子”却并没有那么开明容忍,因此对本例进行翻译时就宜将“love child”委婉地翻译为“爱情之子”,而应进行如下处理: 译文:你对这事看得太严重了,私生子并不丢人。

概括来讲,就是要根据英汉语不同文化背景,判断是否有委婉的必要,而作相应处理,不能生搬硬套,认为原文中应用了委婉语,在目标语译文中也一定要将其作委婉处理。

文体、语体、感情色彩等方面的考虑

在进行委婉语翻译时,应注意区分委婉语不同的感情色彩、适用的文体语体、说话人的身份及所指对象的年龄、性别、身份、教育程度、职业、习惯等。 如:“When I was only 7 years old, my grandma passed away.” 原文为非正式语体,若翻译成“寿终正寝”、“亡故”或“仙逝”等,显然是不太适宜的。又根据其年龄,我们不能将其译为“香消玉殒”,否则的话将会贻笑大方。

根据原文的感情色彩、语体等各方面综合考虑,我们应该将它翻译为:“在我七岁时,奶奶便去世或过世了”比较恰如其分。

另外,同一委婉语在各自的语言中有几种,甚至多种表达方式,在翻译中应根据文体、语体、感情色彩等区别对待,正确理解,合理翻译。比如“死”、“大小便”等在英语中有上百种委婉说法,应该根据不同场合正确理解。

六、结语

15

从以上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窥见委婉语背后所蕴涵的深层文化内涵,并进而看出英汉两种语言和文化在这方面的差异。语言委婉语这一普遍存在的事实说明了英汉两个民族都有趋善趋美的心理,但这一共同的心理却是由不同的伦理观念、文化、价值观等驱动。从现象深入本质可以更加清楚语言之委婉语现象的实质,从而把握其发展方向。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了解委婉语所依托的深层文化差异,有助于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加自如得体地运用所学的语言。

参考文献

[1]. 葛校琴. 英汉语言禁忌的深层文化映现[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 [2]. 黄兵,英语委婉语浅谈[J],外语教育,2002

[3]. 李瑶,英汉委婉语比较[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4

[4]. 刘晓华,浅析英汉委婉语的比较与翻译[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

[5]. 邵军航、樊葳葳,也谈委婉语的构造原则[J],山东师大外语学院学报,2002

[6]. 夏卫华、陈昌,汉英委婉语之异同比较[J],池州师专学报,2003,第17卷 第(4)期

[7]. 刘润清、邓炎昌,语言与文化-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 ,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8]. 尹彬、邓凯元,英汉委婉语的分析比较与翻译[J],外语教学研究,2006

参考文献部分更是不符合要求,无论是数量还是排版都远远不合要求(至少25篇,其中英文至少5篇),要补上

16

从以上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窥见委婉语背后所蕴涵的深层文化内涵,并进而看出英汉两种语言和文化在这方面的差异。语言委婉语这一普遍存在的事实说明了英汉两个民族都有趋善趋美的心理,但这一共同的心理却是由不同的伦理观念、文化、价值观等驱动。从现象深入本质可以更加清楚语言之委婉语现象的实质,从而把握其发展方向。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了解委婉语所依托的深层文化差异,有助于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加自如得体地运用所学的语言。

参考文献

[1]. 葛校琴. 英汉语言禁忌的深层文化映现[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 [2]. 黄兵,英语委婉语浅谈[J],外语教育,2002

[3]. 李瑶,英汉委婉语比较[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4

[4]. 刘晓华,浅析英汉委婉语的比较与翻译[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

[5]. 邵军航、樊葳葳,也谈委婉语的构造原则[J],山东师大外语学院学报,2002

[6]. 夏卫华、陈昌,汉英委婉语之异同比较[J],池州师专学报,2003,第17卷 第(4)期

[7]. 刘润清、邓炎昌,语言与文化-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 ,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8]. 尹彬、邓凯元,英汉委婉语的分析比较与翻译[J],外语教学研究,2006

参考文献部分更是不符合要求,无论是数量还是排版都远远不合要求(至少25篇,其中英文至少5篇),要补上

1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t1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