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氨操作规程

更新时间:2024-02-01 21:2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蒸氨操作规程

1 主题内容

本规程描述了蒸氨岗位的标准操作规范,异常情况的处理;通过实施本规程,确保蒸氨的效果和对设备的正确操作与维护,减少事故发生。 2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蒸氨岗位的操作与控制。 3 术语

蒸氨:含氨废水经过和热媒换热后进入蒸氨塔,均匀分布于塔内填料层,在填料表面废水中的挥发氨发生相变,且由于其沸点低而被蒸汽汽提,并在塔顶富集,氨蒸汽经过冷凝成氨水,废水除去氨后进入下一步处理过程 4 职责

4.1 一期焦油加工负责本规范的编制、修改、监督与管理。 4.2 蒸氨岗位操作人员负责执行本规范。 5 工作程序 5.1.1工艺流程简述

原料废水经过配水池输送到废水储槽,由蒸氨水泵打入废水加热器和塔顶氨蒸气进行换热后至93~95℃,然后利用管道混合装置加入30%碱液,进入蒸氨塔顶,通过布水器均匀分布于塔内填料层,在填料表面废水中的挥发氨发生相变,且由于其沸点低而被蒸汽汽提,并在塔顶富集,氨蒸汽经过塔顶捕沫器除去较多水雾,氨蒸气温度102~105℃经原料废水、回流氨水、循环冷却水分级冷凝后进入氨水储槽,氨水储槽的氨水经氨水输送泵一路回流,氨水回流时,回流氨水的温度控制在100度左右,氨水的回流量需要根据所要求的氨水浓度来定,另一路输送至电厂。塔底废水经残液泵分两路,一路蒸氨后合格废水输送到萃取收集池,一路打至再沸器,分别和三混、一蒽油、改质沥青换热后进入蒸氨塔,塔底温度保持在102~105℃,再沸器不足热量由备用蒸汽补充。碱液的加入量需要通过蒸氨残液的PH值来控制,残液PH值需控制在8-9之间,氨氮浓度需要控制在80mg/l以内。 5.1.2工艺流程图 工艺流程图见下图

5..2主要生产工艺参数 5.2.1废水指标 项 目 进水水质

5.2.2蒸氨出水指标: 项 目 数值 COD <5000 NH3-N <100 挥发酚 4000 硫化物 <300 PH 8~9 COD NH3-N 挥发酚 1000-2500 硫化物 1000~3000 PH 9 11000-25000 2000~5000

5.2.3工艺操作参数:

1、进废水流量:15m3/h 2、出水流量:15m3/h

3、蒸氨塔顶温度:102~105℃ 4、进水温度:95~97℃

5、塔底出水温度:95~105℃ 6、氨水回流温度:100℃ 7、出水PH值:8~9

5.2.4设备一览表 序号 1 2 3 设备名称 蒸氨塔 废水储槽 碱计量槽 规格型号 φ=2000 V=500 m3 V=10 m3 材质 316L Q235 Q235 单位 台 台 台 数量 1 2 1 备注 裙座304 原酚水槽 4 5 6 7 8 9 10 碱计量泵 再沸器 废水加热器 氨水回流冷却器 氨水储槽 蒸氨水泵 残液输送泵 F=10 F=145M2 F=132 M2 V=20m2 V=2.2m3 Q=18m3/hr H=25m Q=32m3/hr H=25m Q235 304 304 304 304 碳钢 碳钢 碳钢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2 1 1 2 1 1 5 1 备用一台 备用一台 备用一台 备用一台 11 氨水回流/输送泵 Q=4m3/hr H=25m 5. 3 开机前准备工作

5. 3.1检查水、电、汽的供应是否满足要求。 5. 3.2协同仪表人员共同检查计器仪表是否齐全好用。

5.3.3 检查各运行设备油位状况,如缺润滑油应及时加注(油位在油杯的1/3~2/3) 5. 3.4 盘转各泵连轴器,应无卡阻现象,若有卡阻或转不动,及时查找原因并予以排除。 5. 3.5电机送电检查,点试,电机.泵运转是否正常。

5. 3.6检查换热器否有漏的地方,再沸器的各馏分管道是否畅通。。 5. 3.7检查冷却器的冷却循环水是否正常。

5. 3.8开启各汽套管和伴热管蒸汽,对需伴热的工艺管加热,对各管道.泵头.换热器等检查是否正常。 5.4开车

5.4.1打开蒸氨水泵,往蒸氨塔里注入污水,同时打开液碱计量泵,通过管道混合器把液碱打入塔中,测定塔底出水,使PH保持在8~9之间,当塔釜液位达到可以满足残液输送泵循环时,打开残液输送泵,使塔釜残液开始强制循环,刚开始是打开备用蒸汽阀门,加热塔釜液体。同时打开三混、一蒽油、改质沥青的夹套蒸汽,对管道进行预热,待塔内液体温度逐渐升高到100℃左右后,依次打开再沸器热媒给再沸器加热,打开的顺序是三混、一蒽油、改质沥青。在使用各油品进行给再沸器加热时,一定要先把夹套的乏水排干净,只有当夹套的乏水排放完毕,并有蒸汽排出时,方可切换油品。 5.4.2控制进塔污水量,注意塔釜液位不要超高。

5.4.3塔顶汽相经冷凝后,进入氨水收集罐,待罐内液位超过泵入口液位时,开启氨水回流泵,刚开车时采取全回流操作

5.4.4当塔的各项操作参数完全达标,回流液氨水也达到预期目标后,调节蒸氨水泵到

合适流量,逐步减少直接加热蒸汽量,充分利用再沸器的加热能量。

5.4.5一开始开车时,把残液输送的阀门切换到废水储槽,使塔底不合格的水输送到废水储罐。

5.4.6保证蒸氨塔底温度为95~102℃度左右,塔顶温度100℃以上,也不要开太大蒸气以免浪费且增加氨水流出量。

5.4.6蒸氨塔系统完全正常后,控制入塔污水量及塔釜污水采出量,维持塔的系统平衡。把废水输送的阀门切换到输送到萃取池。

5.4.7氨水采出量根据氨水收集罐的贮量和回流循环量决定。

5.4.8正常开车期间一定要认真、仔细得检查蒸氨塔底温度,蒸氨塔底液位,蒸氨进出水PH值,氨水回流量,回流温度,并做出相应得调整,开车期间最好能做到15分钟检查一次

5.4.9所有的带有流量计及调节阀的管路应先开启旁路,待稳定后在开启流量计及调节阀

5.4.10注意观察氨水储槽、碱液储槽液位。 5.5停车

5.5.1先将去再沸器的改质沥青切换至沥青冷却器,打开扫气的蒸汽阀门,把沥青扫气到混合油槽。

5.5.2将去再沸器的一蒽油切换至一蒽油冷却器,打开扫气的蒸汽阀门,把一蒽油扫气到开停工槽。

5.5.3将去再沸器的三混切换至三混冷却器,打开扫气的蒸汽阀门,把三混扫气到开停工槽。

5.5.4,逐渐关闭备用蒸汽的阀门。

5.5.5逐渐减少蒸氨水泵进水量至停止,关闭液碱计量泵,残液输送泵把塔内的污水打到废水储槽,以备下次开车。 5.6紧急情况下的处理 1、突然停电

1.1并用蒸汽吹扫管线,把沥青吹扫到混合油槽,按停车时的程序处理。

1.2停止一蒽油向再沸器加热,并用蒸汽吹扫管线,按同样的方法停止三混向再沸器加热,并用蒸汽把管内油品吹扫到开停工槽。

1.3关闭各个进料阀,待来电时按开车时的程序进行操作。 2、突然停蒸汽

2.1立刻停止改制沥青向再沸器加热,并把管内沥青和再沸器的沥青放出。 2.2立刻关闭备用蒸汽阀门,以免塔内液体倒流到蒸汽管。 5.7注意事项

5.6.1蒸氨单元运行期间,如果发现蒸出液PH值不在9-10范围,低于或超过此范围,应当立即把阀门切换到废水储槽,待蒸出液PH值达到指定值,出水氨氮达到要求值,并稳定后方可将蒸出液切换到萃取进水池、

5.6.2蒸氨单元在整个污水处理系统内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蒸出液的PH值控制不好,出水的污染物浓度就会发生异常变化。

5.6.3在用三混、一蒽油、沥青作为再沸器的热媒时,一定要先打开夹套的蒸汽,并且先把乏水放完全。

5.6.4停车时,一定要把再沸器内的三混、一蒽油、沥青吹扫干净,防止堵塞设备。 5.6.5管道混合器和塔内布水器容易堵塞,一旦发现蒸氨进水泵压力增大,塔内液位不断下降时,应该是管道混合器堵塞或者布水器堵塞,要按停车顺序停车后处理。 5.6.6 离心泵常见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故障现象 故障原因 排除方法 1.输送热的或易挥发的液体。 降低吸入高度最好倒罐。 2.未灌注液体。 3.系吸上高度过高。 打不出液体 4.叶轮,吸入、压出管路淤塞或吸入管路漏气。 5.要求扬程大于泵扬程。 6.转向反。 1.叶轮磨损或腐蚀严重。 流量不足 2.密封环磨损或腐蚀严重。 更换新泵。 改变转向。 更换叶轮。 更换密封环。 重灌液体。 降低吸入高度。 清洗泵及管路,堵塞漏气处。 3.吸入管道过小或杂物堵塞。 换粗管,清除杂物。 4.转数不足。 1.输送的液体中含有气体。 扬程不足 2.叶轮腐蚀严重。 3.转数不足。 电机过热 1.流量超过使用范围。 增加转数。 降低液体的温度或增加压力、排气。 更换叶轮。 增加转数。 验证、更改密封材料。 2.液体比重超过配套电机规定。 更换电机。 3.产生机械摩擦。 检查何处摩擦。 1.密封元件材料选择不当。 2.动静环腐蚀严重。 密封泄漏 3.弹簧力不足。 4.动静环密封圈腐蚀或变形严重。 1.泵轴与电机轴不同心。 轴承发热 验证、更改密封材料。 更换损坏之元件。 检查如果装配不当,重新装配;如果弹簧腐蚀则更换。 更换动静环。 把轴心对准。 2.支架润滑少或过多,油变质。 加油、减油、换油。 3.轴承损坏。 1.泵轴与电机轴不同心。 2.流量超过使用范围产生汽更换新轴承。 把轴心对准。 验证泵选型是不得当,调整在使用范围内运转。 降低液体的温度或增加灌注压力。 更换腐蚀之元件。 旋紧松脱螺母。 泵内有杂音或震动严重 蚀。 3.输送液体中含有气体。 4.腐蚀引起转子体不平衡。 5.固定螺母松脱。 5.6 记录

见相关记录单 6 修改说明 第一版本 7 相关文件 标准操作规范

2.液体比重超过配套电机规定。 更换电机。 3.产生机械摩擦。 检查何处摩擦。 1.密封元件材料选择不当。 2.动静环腐蚀严重。 密封泄漏 3.弹簧力不足。 4.动静环密封圈腐蚀或变形严重。 1.泵轴与电机轴不同心。 轴承发热 验证、更改密封材料。 更换损坏之元件。 检查如果装配不当,重新装配;如果弹簧腐蚀则更换。 更换动静环。 把轴心对准。 2.支架润滑少或过多,油变质。 加油、减油、换油。 3.轴承损坏。 1.泵轴与电机轴不同心。 2.流量超过使用范围产生汽更换新轴承。 把轴心对准。 验证泵选型是不得当,调整在使用范围内运转。 降低液体的温度或增加灌注压力。 更换腐蚀之元件。 旋紧松脱螺母。 泵内有杂音或震动严重 蚀。 3.输送液体中含有气体。 4.腐蚀引起转子体不平衡。 5.固定螺母松脱。 5.6 记录

见相关记录单 6 修改说明 第一版本 7 相关文件 标准操作规范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mfw.html

Top